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经东北人轮番出卖,惨死! 杨靖宇将军,被害得当天晚上,叛徒们开了一个庆功宴,请客吃饭的叫张奚若,因为,他亲手打死了杨靖宇将军,日本人给予他30块银元的赏金,整个晚宴上,张奚若都在吹嘘,他的枪法如何神准,他把机枪藏在两树杈之间,打出了罪恶的子弹! 说“东北人轮番出卖”,这话太偏了。杨靖宇1932年从河南到东北时,这片土地已被日军侵占两年,可多少东北百姓冒着灭门风险支持他?通化的猎户会偷偷把兽皮送来做冬衣,临江的农妇夜里揣着窝头往山里跑,就怕抗联战士饿肚子。 那些叛徒,只是民族的败类,代表不了任何地域。程斌叛变前,是抗联第一军的参谋,杨靖宇曾把最关键的密营布防图交给他——这些密营藏着过冬的粮食、药品,是抗联用鲜血换来的生存基地。1939年程斌投敌,带着日军一口气端掉70多个密营,抗联瞬间陷入断粮绝境。 张秀峰的背叛更让人齿冷。这个15岁就跟着杨靖宇的少年,是将军从战火里救回来的,吃穿用度全由将军操心,甚至把自己的棉鞋给他穿。可1940年2月,他带着部队的行动路线图投敌,那时杨靖宇身边只剩30多人,本就艰难的突围之路,彻底暴露在日军眼皮底下。 日军为抓杨靖宇,动用了飞机侦察、警犬搜山,还组织了“特别搜查班”,由叛徒带路分片清剿。1940年2月22日,杨靖宇在濛江三道崴子被围,身边最后两名警卫员为掩护他牺牲,他孤身一人靠在大树后还击。 从中午到下午三点,日军喊了无数次劝降,他始终没放下枪。张奚若所在的“讨伐队”就在这时逼近,他架起机枪从树杈间瞄准——这一枪,打穿了杨靖宇的胸膛,也打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上。 可日军解剖遗体时,在场的军医都沉默了。杨靖宇的胃被剖开,里面没有一粒米,只有树皮、草根和一团没消化的棉花。当时零下三四十度,他就是靠这些撑着,和装备精良的敌人周旋了数日。 日军指挥官岸谷隆一郎后来在笔记里写:“这样的人,若为我所用该多好。”可他永远不懂,杨靖宇坚守的,是“中国人不能做亡国奴”的骨气。 这种骨气,恰恰是无数东北百姓用行动在支撑的——有农民冒死给抗联送盐,被日军抓住后活活烧死;有猎户带着抗联熟悉山路,宁愿自己中弹也要把战士护进密林。 把几个叛徒等同于所有东北人,是对历史的不公。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濛江百姓冒着风险偷偷为他立碑,碑上没敢刻名字,只写着“抗日民族英雄永垂不朽”。这些默默守护的人,才是东北大地真正的脊梁。 叛徒张奚若拿30块银元庆功时,不会想到, decades后自己的名字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连后代都不愿提及;而杨靖宇,不仅濛江改名为靖宇县,他的故事更成了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丰碑。 历史从不会被谎言蒙蔽。个别叛徒的背叛,永远掩盖不了万千百姓的赤诚;一时的苟且,终究抵不过舍生取义的光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经东北人轮番出卖,惨死! 杨靖宇将军,被害得当天晚上,
史海沉钩
2025-07-19 00:18:0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