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伟大的戈壁母亲 这次到新疆旅游,深刻的认识了当年曾经的一群人。这就是,与初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群女兵。她们,不愧为一代戈壁母亲。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大量部队官兵就地转业投入生产建设,但他们的婚姻问题亟待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先后有十数万全国各地的未婚女青年陆续来到新疆,她们大多年龄在16-25岁。这些女兵来到新疆后,在参与屯垦戍边工作的同时,许多人也与老兵组建了家庭,缓解了军队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难题,让老兵得以安心扎根边疆。 这些女兵的经历真的是刻在历史里的。她们大多来自江南水乡、中原城镇,出发时可能还带着对“参军报国”的憧憬,到了新疆才发现,迎接她们的是戈壁风沙、地窝子(半地下的土房子)、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还有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开荒、种粮、纺线,甚至要和男兵一起扛锄头、修水渠。 在内地可能还能穿件体面的花布衫,到了新疆常年是灰扑扑的工装;家乡有热汤热饭,这里常常是窝窝头就着风沙;想给家里写封信,寄出去要走好几个月,回信更是盼星星盼月亮。更难的是心理上的落差,年纪轻轻背井离乡,身边没有亲人,语言、风俗也得重新适应。白天在外面干活,夜里躲在被窝偷偷哭。 可想而知,当初的这些女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失意,彷徨,痛楚。但是就是凭着一种坚强的信念,凭着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信心,更是凭着对党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硬是坚守下来了,成为美好新疆的开拓者,建设者。她们不愧为极其优秀的一群中华儿女。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她们看着身边的男人们把戈壁变成了田地,把沙漠变成了绿洲,把荒野变成了城市,看着孩子们在新盖的学校里读书,慢慢就觉得,这些年,其实是在苦里种出了甜——把个人的青春和边疆的土地绑在了一起。新疆成了她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的第二故乡。青春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 现在新疆那些郁郁葱葱的绿洲、繁华的城镇,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她们的脚印和汗水。她们是伟大的“戈壁母亲”。 致敬,当年那些离开内地,远赴新疆的一群群女兵。 致敬,那些伟大的戈壁母亲。 历史记住了你们,祖国记住了你们,新疆更是牢牢地记住了你们。
致敬伟大的戈壁母亲 这次到新疆旅游,深刻的认识了当年曾经的一群人。这就是,与初期
元正看看体育
2025-07-18 23:55:3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