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女子背着丈夫,与26岁小伙发展成情人关系,期间,对小伙出手大方,不到半年就为其花了8万元。被女子丈夫发现后,直接将小伙告上法庭?要求返还8万元,意外的是,法院判决小伙仅返还6611元。
据潇湘晨报·晨视频,7月17日报道:46岁的郑没想到妻子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把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给别人花了,气愤不已,直接将对方告上了法庭,可判决结果,让他欲哭无泪!
2021年,郑某和张某结为夫妻,俩人你侬我侬,感情蜜里调油。
街坊邻居都说,这俩人看着就登对,准能白头偕老。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好感情在2024年出了岔子。
那年,张某遇上了26岁的小伙王某,打这以后,张某的心就被王某勾走了。
王某年轻、帅气又幽默,张某对王某一见倾心,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某就表现得特别主动。
当时一群人在外面玩,结账的时候张某二话不说,直接给王某转了钱,让他帮忙买单。
后来,更是时不时就给王某转点钱,花自己老公的钱给别的男人,一点儿不心疼。
张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风韵犹存,自是有几分魅力的,再加上花钱大方,王某对她也有几分好感。
女追男隔成纱,张某毕竟是过来人,拿捏男人还是有一套的。
在和王某相处中,常常和王某吐露心声,说自己前阵子刚跟一个健身教练刘某分了手,被伤得特别深。
“为了他,我花了好多教练费,还给她买了辆车,一下子就出去5万呢!”张某边说边抹眼泪,那委屈的样子,任谁看了都得心软。
王某也是个实在人,一听这话,同情心立马泛滥,觉得张某不容易了,赶紧安慰张某。
就这样两颗心不知不觉的就更加靠近了,直接捅破了窗户纸,从朋友变成了“恋人”。
在张某眼里,王某可比自己家那位强多了。所以,她对王某出手特别大方。
出去吃饭、唱歌、逛街,甭管啥开销,张某都抢着付钱。
王某偶尔开个直播,张某更是眼睛都不眨,直播间里的火箭、跑车刷得那叫一个欢,大额礼物跟不要钱似的往上送。
平时没事儿,还总给王某发红包、转钱。
其实王某这人吧,还算有点底线。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无意间知道了张某已经结婚,当时王某就坐不住了,觉得这事儿不地道,立马跟张某提了分手。
可张某哪肯啊,哭着闹着说自己是真心喜欢王某,离不开他,死活不同意分手。就这么拉拉扯扯,俩人的关系又维持了一阵子。
但老话说得好,纸终究包不住火。
张某这些反常的举动,郑某早就觉得不对劲了。
妻子天天不着家,手机不离手,对着屏幕傻笑,花钱也大手大脚,问她钱花哪儿了,就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直到有一天,郑某无意间看到了张某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那一条条暧昧的消息,一笔笔转给王某的钱,加起来居然有8万多!
郑某当时气得浑身发抖,差点没背过气去,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竟然被老婆给别的男人花了。
换谁谁能忍?郑某压着一肚子火,直接把王某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返还这8万块钱。
理由很简单:这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张某没经过他同意就随便赠与别人,这侵犯了他的权利。
《民法典》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时,应与另一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
张某背着郑某将8万元赠与王某,显然不属于日常生活需要的范畴。
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 》明确规定,一方为重婚、与他人同居以及其他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等目的,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无效。
夫妻另一方诉请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张某和王某发展成情人关系,张某的赠与行为违背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也违背公序良俗 。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法院最终判决王某仅返还6611元。这是为啥呢?
原来,法院在审理时会仔细甄别每一笔款项的性质。
这8万元里,可能有一部分是张某和王某共同消费的,比如一起吃饭、唱歌、旅游等开销,这些共同消费的部分不能简单认定为赠与,自然不用返还;还有可能部分转账被认定为是张某自愿赠与王某的日常小额馈赠,这部分也可能不被支持返还;另外,如果王某能证明有些钱他已经用于张某身上,或者以其他形式返还给张某,那这部分也会被扣除。
这起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觉得张先生太可怜,老婆出轨,钱还没要回来多少;也有人理解法院判决。毕竟要依据证据和法律条文严格判定。
但不管怎样,这都给大家提了个醒,婚姻中要遵守忠诚义务,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更要谨慎,别因为一时冲动,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