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江东的天空阴沉得厉害,孙策躺在床榻上,胸前的伤口还在渗血。大乔握着

静雅阶苔染露寒 2025-07-18 19:35:42

公元200年,江东的天空阴沉得厉害,孙策躺在床榻上,胸前的伤口还在渗血。大乔握着他的手,指尖发白。 "伯符......"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孙策勉强扯出一个笑:"别哭,我还没那么容易死。"可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箭上有毒,医师已经摇头了。 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孙权:"仲谋,江东......交给你了。" 孙权跪下来,眼圈发红:"大哥,你放心。" "还有......"孙策的目光移回大乔身上,"照顾好你嫂子。"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率军攻破皖城,那日的夕阳将城墙染成血色,他站在城楼上俯瞰这片新征服的土地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发生重要转折。 "听说乔公有两个女儿,皆有国色。"周瑜站在孙策身侧,语气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兴致。 孙策转头看了好友一眼,嘴角扬起:"公瑾何时对这些事上心了?" 乔公为保全家族,主动提出将两个女儿许配给孙策和周瑜。在当时的江东,这种联姻既是风雅之事,也是政治需要。 初次见到大乔时,孙策有些意外,他想象中的"江东二乔"该是娇艳如花,但站在他面前的女子却素净淡雅,眉宇间透着沉静。 "见过将军。"大乔行礼时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孙策突然不知该说什么,他习惯了战场上刀光剑影,却不擅长应对这样的场景。 "不必多礼。"他最终只说出这三个字,感觉自己的声音比平时低沉。 婚礼很简单,乱世之中,即便是孙策这样的诸侯也无法大操大办,那天晚上,大乔为孙策斟酒时,手指微微发抖,孙策接过酒杯,发现她的手冰凉。 "怕我?"孙策问得直接。 大乔摇头:"只是没想到会嫁给将军这样的人。" "我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杀过很多人。"大乔说完就后悔了,这话太过冒失。 孙策却笑了:"确实不少,但以后会少些,毕竟有了家室。" 孙策发现大乔与他认识的其他女子不同,她读过书,会在他批阅文书时安静地研墨,偶尔提出一两句关于民生的建议,而大乔也逐渐了解,自己的丈夫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有着平定天下的抱负。 与此同时,小乔与周瑜的结合则是另一番景象,小乔活泼开朗,喜欢热闹,周瑜带她参加各种宴饮集会,两人琴瑟和鸣,成为江东人人称羡的一对。 可姐妹二人虽然同嫁英雄,最终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建安五年(200年)春,孙策在一次狩猎中遭遇刺客袭击,箭头淬了毒,等亲兵将他送回府邸时,伤势已经恶化。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时,孙策握住大乔的手,他的手依然有力,但温度正在流失。"我时间不多了。"他说得很平静,仿佛在讨论明天的天气。 "我会好好的。"大乔打断他,"孙权会是个好主公。" 孙策微微点头,闭上眼睛,当孙权匆匆赶到时,兄弟二人的对话简短而沉重,19岁的孙权跪在兄长床前,听着那些关于江东未来的嘱托,肩膀微微发抖。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的声音越来越弱,"善待百姓...他们经不起更多战乱了。"孙策最后看了大乔一眼,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葬礼过后,大乔搬出了主宅,孙权多次派人请她回府居住,都被婉拒,"新主当有新气象,我在别院住惯了。" 事实上,她需要时间消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有时她会想起孙策说过的话:"有了家室,杀人会少些。"但他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 孙权继位后,常常感到肩头沉重,他比孙策小三岁,经验不足,许多老将私下里对这个年轻主公的能力表示怀疑。每当这时,他就会想起兄长临终前的眼神,那不是怀疑,而是信任。 "主公,张昭大人求见。"侍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孙权收起竹简:"请进来。" 张昭带来了北方的消息:曹操正在集结大军,孙权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佩剑,那是孙策留给他的。 与此同时,大乔在自己的院落里收到了小乔的来信,妹妹在信中描述了周瑜如何训练水军,准备抵御曹操的进攻,字里行间满是骄傲。 大乔放下信笺,望向院中那株孙策亲手栽种的梅树,它今年开得格外好,只是赏花的人已经不在了。 回信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写那些关于思念的话语,只是简单询问了小乔的近况,并嘱咐她保重身体,有些感受,注定只能独自承受。 而此时的孙权,正在长江边的战船上与周瑜商议军情,他看着滔滔江水,突然问道:"公瑾,兄长在时,常说我性子太稳,缺少锐气,你觉得呢?" 周瑜拱手回答:"主公与讨逆将军各有所长,如今形势,正需要主公的沉稳。" 孙权没有回应,他想起小时候跟随孙策习武的情景,兄长总是嫌他动作太慢,现在他终于明白,有些责任,必须用自己而非兄长的方式承担。 风吹动孙权的衣袍,江面上泛起波纹,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正在酝酿,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将在这场风暴中继续前行。 信息来源:《江表传》

0 阅读:32
静雅阶苔染露寒

静雅阶苔染露寒

静雅阶苔染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