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

韫晓生 2025-07-18 19:05:56

[太阳]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一算更是让人惊喜,够中国人用两万年!   (信息来源:中华网——蒙古发现可供未来6万年使用的燃料储量!或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蒙语意为“富饶的神山”,长期以其世界级的稀土储量闻名。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它的价值已被充分发掘时,更深层的秘密从被遗弃的矿渣之下浮现,这很可能是一张足以改变中国未来数万年能源格局的“王牌”。   白云鄂博的传奇始于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衡的发现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稀土之都”,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稀土产能。李扬教授团队的研究进一步新发现了24种矿物,不断刷新着矿物学界的认知。   谁知,这片看似已被探明的土地,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今年3月,地质勘探队在矿区进行常规作业时,仪器捕捉到了强烈的异常信号。经过初步勘探,一个储量高达22万吨的超级钍矿被发现。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中美博弈加剧、全球局势变幻的背景下,这不仅仅是一次矿产发现,更像是一张悄然递到中国手中的能源底牌。   钍元素并非新面孔,1815年,它就被瑞典化学家以北欧雷神“托尔”之名命名,仿佛预示着其蕴含的巨大能量。钍与大家熟悉的铀相比,脾气要温和得多,它自身无法直接引发链式反应,这让它在核能应用上显得格外可靠。   更关键的是理论上,1吨钍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50万吨标准煤。按22万吨的储量估算,白云鄂博的钍矿足以支撑中国两万年的能源消耗。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能源焦虑问题。   不过钍之所以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资源,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利用方式能在安全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传统的压水堆需要高压环境和大量水来冷却,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而钍基熔盐堆在常压下运行,用熔化的氟化盐作为冷却剂,即使发生事故也不会爆炸。   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未来的核电站可以摆脱对水源的依赖,建在内陆甚至沙漠戈壁,将不毛之地变为能源绿洲。其产生的核废料仅为传统铀堆的千分之一,极大减轻了环境处置压力。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经过多年攻关,2023年,位于甘肃的2兆瓦实验堆成功实现临界运行,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中国的钍能源技术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能源是现代大国博弈的隐形战场。长期以来,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对外依存度并不低。而白云鄂博钍矿的发现,以及中国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的领先,意味着中国在核燃料领域有了自主的底气。   这次发现的时机也颇为微妙。在美国试图加强对华科技封锁的背景下,这座钍矿的出现无疑为中国增添了重要的博弈筹码。   当然,从拥有资源到形成优势,中间还需要跨越技术和工程应用的重重难关。材料的长期耐腐蚀性、废料的最终处置方案以及商业化成本,都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但无论如何,白云鄂博的这次发现,已经为中国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能源纪元。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浪潮中,中国能否凭借钍能源这张王牌,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更安全、高效的核能新时代?

0 阅读:5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