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反制:美国富国银行高管在中国商务旅行被限制离境。 据《华尔街日报》与路透社披露,美国富国银行驻亚特兰大董事总经理毛晨月(Chenyue Mao)在结束中国商务行程后,于7月17日被限制离境,目前滞留中国境内。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富国银行紧急宣布暂停所有员工赴华出差计划,并通过外交渠道协调解决。尽管具体原因尚未明晰,但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中美战略博弈与法律交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毛晨月的滞留事件正值中美关系敏感时期。作为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副主席,她长期负责富国银行的跨境保理业务,主导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涉及小米、跨境AI科技独角兽等企业的资金方案设计。 业内人士指出,其业务领域与当前中美稀土谈判僵局、技术出口管制等议题高度关联,供应链金融可能被赋予地缘博弈的新内涵。 而在民间舆论场中,一种声音认为该事件可能是对意大利扣留中国IT工程师徐泽伟的反制。 7月3日,意大利警方应美国要求,在米兰机场逮捕了上海积塔半导体公司的徐泽伟,指控其参与网络攻击,但证据仅为模糊的“关联邮箱”和匿名举报,被外界批评为“司法工具化”。 尽管这一推测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两场事件在时间上仅间隔两周,以及中美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持续角力,使得反制逻辑具备一定合理性。但也只是一个推测,一切还要以官方通报为准。 从法律层面看,中国近年来强化的《反外国制裁法》与《数据安全法》为类似措施提供了制度支撑。2024年7月,中国曾对包括富国银行在内的5家美国金融机构处以罚款,直指其违反外汇管理规定。 分析人士指出,若毛晨月的业务涉及敏感技术领域的资金流动,或触碰数据跨境传输规则,中国相关部门完全可能依据现有法律采取限制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富国银行在2025年初刚摆脱“假账户”风波,正寻求通过供应链金融打开中国市场,此次事件可能打乱其战略布局,甚至导致平安、建行等本土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这场风波尚未尘埃落定,但其揭示的深层矛盾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金融领域的博弈正成为大国竞争的新战场。富国银行事件不仅是个案,更是中美在国际金融制度塑造、供应链主导权争夺等层面长期角力的缩影。 未来,随着《反外国制裁法》等工具的常态化运用,跨国企业在华经营需更加审慎评估合规风险,而国际社会也将持续关注这场博弈对全球经济秩序的长远影响。
不是银行求他还钱,是银行的领导求他还钱
【6评论】【4点赞】
gs
明显是偷了毛手机进行栽脏,美国人越发无耻了。
依旧de情感 回复 07-18 20:50
大兄弟,中国被抓那个姓徐,律师已经拿出他手机被盗的监控,奈何作为美国走狗的意呆利压根不理。
用户10xxx80
应该直接抓西方人
飞翔
抓美国人有什么用,抓几个意大利人不就行了吗
用户10xxx39 回复 07-19 03:24
抓意大利人还真就不行,狗真不重要。
问渡 回复 07-19 03:12
抓背后的主使没问题!
用户10xxx88
国人去国外更应该谨慎,预防美国的长臂管辖
可乐
不讲武德,直接限制德国驻华大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