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16日报道:印度准备研制一款无需空中加油,就可以直接袭击纽约的超远程轰炸机! 印度《经济时报》声明,三哥打算搞一款超远程轰炸机,能打到1.2万公里以外的地方。 还说要给这轰炸机配上“布拉莫斯-NG”导弹之类的先进武器,第一架原型机争取2035年就能弄出来。 这个项目叫“超远程打击飞行器”,一听就知道,印度的国防思路从以前眼睛只盯着周边地区,变成想把手伸到洲际去了。 他们还放话说,这款轰炸机的航程要超过美国B-21轰炸机的9300公里,不用空中加油就能摸到美国、欧洲、非洲或者澳洲的地界。 按印度的说法,这款叫ULRA的轰炸机是个“混血儿”,要把俄罗斯图-160的变后掠翼和美国B-21的隐身技术捏到一块儿。 武器方面,计划挂四枚“布拉莫斯-NG”超音速巡航导弹,这导弹射程能到290-450公里,打敌方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或者核设施。 弹舱里还能塞“烈火-1P”短程弹道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反辐射导弹这些,看样子是想既能搞核打击,又能做常规的精确打击。 这个项目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牵头,打算砸60亿美元,官方说这是“三军一体化战略威慑体系”的核心,想靠它让印度变成能在全球拥有话语权的战略玩家。 印度这些年一直想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想在印太地区当老大,而洲际轰炸机是大国的标配,中美俄都有这玩意儿。 他们觉得有了这个,就能从地区大国变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在国际上说话腰杆能硬不少。 而且印度现在的核打击主要靠陆地上的“烈火”导弹和海里的“歼敌者”核潜艇,空中能挂核弹的苏-30MKI航程不够,搞出ULRA就能补全“三位一体”的核威慑,让美欧觉得他们真有核反击的本事。 在地缘上,也想靠着这远程打击能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同时向欧洲、非洲亮亮相,为他们从那边进口能源、矿产和搞海外投资撑撑腰。 可想法再好,技术门槛是那么好过的,变后掠翼和隐身技术凑到一起,简直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变后掠翼得有复杂的机械结构,那些活动的关节、缝隙,都是雷达波的“陷阱”,会让雷达反射面积大增,这跟隐身要求的低雷达反射完全是对着干的。 现在的隐身飞机,比如B-2和B-21,都是固定翼设计,就是为了让机身光滑点,减少雷达反射,印度偏要把这俩拧到一块儿,怕是要两头不讨好。 而且“印度制造”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说“光辉”轻型战斗机吧,1983年就立项了,想取代老旧的米格-21,结果2001年才首飞,2016年才正式服役,前前后后搞了30多年。 研发的时候,飞控系统、雷达、发动机这些核心技术都卡了壳,只好找法国达索、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帮忙咨询,最后发动机还是用的美国GE的。 就算到了2025年,“光辉”Mk2的生产还跟不上趟,发动机、航电、起落架这些关键部件还得靠外国供应商。 造个轻型战斗机都这么费劲,战略轰炸机的复杂度可不是一个量级的。 “阿琼”坦克更离谱,1974年就立项了,2004年才服役,研发了30年,结果体重超标,好多地方根本开不过去。 国产部件占比不到不高,发动机、火控系统都得靠德国,印度陆军本来计划买2000辆,最后只捏着鼻子要了124辆。 还有“维克兰特”号航母,2006年开工,2022年才服役,中间还三次下水,雷达、舰载机这些关键设备都得靠俄罗斯和以色列。 “歼敌者”核潜艇2009年就下水了,2018年因为操作失误让舱室进了水,还得返厂修了2年。 印度斯坦航空维修的米格-21战机,坠毁率高达60%,被人笑称“飞行棺材”;连国产子弹都因为尺寸不准,让INSAS步枪老卡壳,最后印度陆军还得进口以色列的子弹。 印度“赢学”,其实是个大坑,搞项目就想着要超过中美俄,却不看看自己的基础工业差在哪儿。 材料科学、精密制造、工程管理这些基本功都没练好,就想一步登天,政府还总拿这些“大国项目”吹牛皮,谁要是敢质疑,就扣个“不爱国”的帽子。 真正的大国重器,从来都长在坚实的工业土壤里,不是悬在浮夸的口号上的,印度要是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光靠幻想,恐怕很难实现真正的国防强大。
印媒16日报道:印度准备研制一款无需空中加油,就可以直接袭击纽约的超远程轰炸机!
宅系学妹
2025-07-18 17:18:3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