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何香凝在逃离香港途中,被一伙人开枪逼停了船,船长绝望了,何香凝却说:

风城春史呀 2025-07-18 16:56:58

1941年,何香凝在逃离香港途中,被一伙人开枪逼停了船,船长绝望了,何香凝却说:“告诉他们,何香凝在船上,要打劫就来吧!

主要信源:(央视网——永不磨灭的记忆|回顾惊心动魄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事件;中国军网——粤港秘密大营救: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37年8月,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虽然打得英勇,但实力差距太大,上海最终还是被鬼子占了。

这个时候,何香凝已经是个有名的抗日人物了,她原本在上海帮着组织后方支援,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躲到香港去。

香港那时候还是英国的地盘,大家伙儿都觉得那里挺安全的,能远离打仗的主战场。

何香凝就在香港找了个地方住下来,想着避避风头。

到了1941年12月初头,日本鬼子突然往香港打炮了,他们趁着凌晨偷袭,把英军打得措手不及。

报纸上一登这消息,香港的街坊邻居都炸开了锅,人人慌了神,知道小鬼子真要杀进来了。

英军没撑太久,就败退了好几个关口,香港眼看着要沦陷。

何香凝也急得团团转,看了报纸全是坏消息,心情沉重得很。

她住的地方还算偏,暂时没被鬼子发现,就尽量不出门,整天藏在家里头。

她不仅是个搞政治的,还特会画画写字,早些年还给国民党设计过党旗啊标志啥的。

这段躲藏的日子,她就天天磨墨作画,画点花鸟风景排解压力,一边等机会逃命。

不过啊,再小心也防不住意外。

有一天,何香凝正在屋里磨墨准备画画呢,听到外边日本兵的皮鞋声咚咚响,一大帮子人奔过来,把她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敲门声敲得特别急,咚咚咚响,听着就吓人。

何香凝没慌,她悄摸掀开窗帘缝一看,可不就是鬼子!

领头的使劲儿砸门喊话。

她不紧不慢过去开了点门缝,鬼子冲进来就问干嘛呢。

何香凝脑子转得快,一口流利日本话回过去:“我是这家管事的,主人出国了,让我在家守着。”

鬼子一听她会日语,有点纳闷,问她咋学的。

她说小时候在东京住过十年,自然就会说。

鬼子听了,心里犯嘀咕,又盘问几句就走了,没咋为难她。

虽然这次躲过了,何香凝知道这儿不能久待。

没过几天,另一个人来敲门,听着声儿挺熟,不像鬼子那么凶。

何香凝小心开一道门缝问是谁。

人家回话说叫谢一超,是她儿子好朋友,说鬼子已经知道她在香港,正到处抓人呢,事态紧急,赶紧托人弄了船票,第二天就能走。

何香凝想起儿子临走前的叮嘱,一下子明白情况危险了,赶紧谢过人家,收拾东西就跑。

第二天天不亮,谢一超就领她去香港岛的海陆丰同乡会,那里有船等着接人。

船上已经挤了不少避难的,都是像她这样的抗日名士,大家伙儿还碰到了老朋友柳亚子,俩人一见面又高兴又难过。

不过鬼子检查严得很,没法立即开船,他们就窝在船舱里硬熬。

船上日子太难了,大伙儿提心吊胆的,谁知道多待一天就多一份危险。

幸好鬼子忙着把香港人往内地转移,闹得乱哄哄的,他们就瞅准空子,混进难民堆里溜了出来。

开船时候,海面平静得很,大家心里还松口气,结果没一会儿就听见几声枪响,一艘贼船冲过来了,上头的人举着枪大喊大叫:“停船!抱头蹲下,不听话就杀!”

船长吓坏了,心想坏了坏了,碰上海匪了,那帮家伙可凶着呢,杀人不眨眼的,船上人都不敢吭声。

何香凝倒没乱,她仔细瞅这帮“海匪”,发现他们的口音是闽南的土话,穿着打扮也不像专业海盗,松松垮垮的。

再一琢磨福建那边的战事,她心里有数了。

转头就对船长说:“你告诉那些人,何香凝就在船上,要劫我们只管来!”

船长听了惊得够呛,看她一脸镇定,也壮着胆子喊话过去。

海匪头儿听到何香凝名字,立马放下枪,还带头敬了礼。

一问才知道,这帮人根本不是海匪,是19路军的战士,被鬼子打散后逃到海上,专门抓日本间谍的。

何香凝在军里威望高,大家都敬她,战士们二话不说帮忙护送,最后船安安稳稳到了内地。

就这样,何香凝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名头,把一船人都保住了。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0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