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行程已定,特朗普接受中方邀约,白宫正式签字:中国帮美大忙。出访的行程已经拟定好?特朗普要接受我国的邀约前来谈话?与其同时白宫还正式签字文件表示我国帮美国大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自接到中方访华邀请后,一贯强硬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态度有了颇为明显的转变。以前开会时,他身边围着不少对华鹰派,可最近这段时间,他反而成了团队里相对“温和”的那一个,话风一转,开始把心思放在如何推动两国高层会晤、落实贸易协议上了。 这种转变不只是口头说说,实际动作也跟上了。例如,美国恢复部分中国留学生签证审批,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还撤销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的许可要求。 不久之后,美国又放宽了英伟达H20芯片的对华销售限制。这些举措在过去中美谈判中都是反复博弈的关键问题,如今美方主动施行,其信号意义远超表面动作。 特朗普为何突然“放软身段”?答案还得回到美国自身的困境里找。贸易战打了几年,结果美国企业反而成了“受伤”的一方。关税壁垒致使美国制造业原材料成本攀升,农产品滞销令农民苦不堪言,就连日常消费品价格亦随之上涨。 现实摆在眼前:对抗不如对话,施压不如谈判。所以当特朗普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访华时,阵容也格外“豪华”: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三位核心经济高官将随行。 这个组合摆明了是要谈“真问题”:关税怎么降?稀土供应如何恢复?科技出口管制能否松绑? 访问时间的安排更是一场外交“精心设计”。中方提供了两个窗口:一是9月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二是10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特朗普团队最终选了后者,表面看是行程冲突,实则暗含策略性回避——因为9月普京已确认出席阅兵,若特朗普同期现身,中美俄三国领导人同框的画面在美国国内必然引发“亲俄亲华”的政治抨击。 这种“政治避险”思维,恰恰反映出特朗普对访华成果的重视:他需要一场不被国内舆论干扰的务实对话。 中方邀请特朗普访华,这一举措既是对美方近期缓和态度的回应,亦为一种战略试探之举。尤其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一个月内接连访华的背景下,中方始终强调“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则。 至于“中国帮美大忙”的说法,看似夸张,实则指向了双向需求。美国需要中国开放稀土供应链、扩大农产品采购、维持金融稳定;中国则希望美方停止科技封锁、减少南海军事挑衅、回归理性谈判。这种相互依赖,恰恰是两国关系“压舱石”的体现。 就连美国商会都承认,中美经济依存度高达78%——当“脱钩”代价高到双方都难以承受时,坐下来谈就成了唯一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对特朗普此访的期待也得保持理性。他身边仍有大批对华鹰派,政策反复性更是其“标签”;而美方近期在芬太尼议题上仍时而“夸赞”时而“甩锅”的摇摆,也暴露了其“合作夹带施压”的两面性。 但无论如何,从白宫签字确认行程的那一刻起,中美关系已然迈入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新阶段——毕竟,当两个大国选择用对话而非对抗来解决问题时,世界也能暂时松一口气了。 (参考素材:光明网 光明网官方账号 2025-07-07 09:34)
出访行程已定,特朗普接受中方邀约,白宫正式签字:中国帮美大忙。出访的行程已经拟定
梅梅谈世界
2025-07-18 16:50: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