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群日军闯进威海的的天后宫,将一名道士打得奄奄一息后扬长而去。然而接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18 15:14:31

1938年,一群日军闯进威海的的天后宫,将一名道士打得奄奄一息后扬长而去。然而接下来这几天,一到天黑,城里的日军就会被杀害并吊起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山东威海卫的神道口村,1915年,毕云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因家贫难以抚养,幼年时他被父母送入威海卫天后宫道观。 7岁时,他正式拜师,成为一名小道士。 因其年纪最小,道观中人皆称他为“小老道”。 毕云的师傅曾是义和团拳师,武艺高强,义和团失败后出家。 他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于毕云。 毕云天资聪颖又刻苦,习得枪、刀、棍、鞭、锤等多种兵器,尤擅流星锤,能数丈外击碎茶盏。 轻功更是卓绝,威海城墙在他脚下如履平地,几步便能窜上。 毕云心无旁骛,一心习武修道,只愿守着道观清净度日。 1938年,师傅年迈,将天后宫掌门之位传于毕云,临终叮嘱他莫问世事,潜心修行以求平安。 毕云谨记师命。 时值日军侵华,山东沦陷,威海卫亦难逃魔爪。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日,一队日军闯入天后宫,声称搜查国民党要员。 毕云身为掌门,上前阻拦,却被日军蛮横地捆绑在院中大树上。 毕云念及师训,隐忍未反抗。 日军在道观内肆意搜查,一无所获后竟恼羞成怒,拔刀欲杀毕云泄愤。 危急关头,毕云的一名小徒弟机灵翻墙逃出,寻到与日方有生意往来的“仁和东”商行经理求情。 经理出面周旋并贿赂,毕云方得幸免。 道观被毁,自身受辱,毕云心中对日寇的仇恨之火熊熊燃起。 祸不单行。 没过几日,毕云的一名徒弟在街上无故遭日军殴打,伤痕累累地逃回道观哭诉。 目睹徒弟惨状,毕云心中最后一丝忍耐崩断。 血债必须血偿! 当晚,他仅携一把锋利匕首,悄然离开道观,誓报此仇。 毕云开始复仇行动。 他先是尾随两名落单日军至僻静处,猝然出击,一拳击倒一人,匕首迅疾结果另一人性命。 随后,他将目标锁定在威海卫城门附近的一处日军据点。 经数日观察,他摸清规律。 一日下午,据点内一名伍长带两名士兵出城,途中又入村作恶。 毕云怒火中烧,提前埋伏于其归途。 待三敌走近,他如猛虎下山,匕首寒光闪动,三人顷刻毙命。 短短时间内,毕云单枪匹马连毙五名日寇! 消息传开,日军震怒,大肆搜捕。 道观已无法容身,毕云决定投军抗日。 他先加入国民党部队。一次激战中,他身负重伤,被部队遗弃于战场树林,自忖必死。 万幸,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路过发现,将其救回根据地救治。 毕云伤愈后,深感八路军救命之恩,更认清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力量,遂毅然加入八路军。 凭借一身过硬武艺,毕云在八路军中担任武术教官,悉心教授战士格斗本领。 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很快得到重用,被派回威海卫地区,担任威海卫一区(城市区)区长兼区中队长,领导当地抗日斗争。 然而,战争残酷。 1943年,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毕云所在部队遭大批日军包围。 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突围,毕云主动率一支20人的小分队断后阻击。 他们依托地形,顽强抗击数倍之敌,战斗异常惨烈。 毕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毕云牺牲了,但他“小老道”孤身连杀五敌的壮举在胶东大地广为传颂。 一个本欲避世清修的道士,在国难当头、同胞受辱之际,挺身而出,手刃仇敌,最终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 毕云用短暂而壮烈的一生,诠释了深沉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的血性。 主要信源:(山东英烈网——毕云:威名惊敌胆 浩气留人间)

0 阅读:0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