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

子辰话世 2025-07-18 14:16:20

美媒军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霹雳S型空空导弹已经问世,2020年立项历经5年2025年终于研制成功,它的成功打破了空空导弹只能射程500公里的神话。   就连美国最新的E3空空导弹,计划2025下半年进行试射E3,射程只有450公里。反观中国S型号射程达到惊人的800公里,我国3000预警机用的是双项雷达综合体预警范围,美军界震惊,让人胆寒。   7月中旬,中国新一代高超音速空空导弹“霹雳-XX”完成关键测试,正式问世。这款导弹从2020年立项启动,历经五年技术攻关,最终在2025年夏季定型成功。   它的核心参数直接改写了空战规则史册,射程突破800公里,最高速度达到9马赫(约每小时11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飞到上海只需6分钟。   这一成就打破了国际军工界长期认定的“空空导弹射程极限不超过500公里”的铁律,成为全球首款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空射导弹。     美国军方面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堪称五味杂陈。他们正在推进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在2025年3月的试射中再度失败,这已是该型号近年来的第四次重大挫折。   而美军现役最先进的AIM-120D导弹,射程仅180公里,速度约4马赫;即便计划在2025年投入使用的下一代AIM-260“杰特姆”导弹,射程预估也仅300-400公里。   更让美军焦虑的是,其主力预警机如E-3“望楼”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约500公里,完全处于霹雳S型的猎杀半径内。   这意味着当中国导弹发射时,美军预警机可能直到导弹逼近至500公里内才能察觉,而剩余300公里的距离以9马赫速度仅需4分钟,目标连转向逃命都来不及。     霹雳S型的技术突破绝非偶然,它背后是五大核心科技的集中爆发。   首先是动力系统革命,全球独家的“斜爆轰发动机”技术,用普通航空煤油就能实现燃烧效率达传统发动机1000倍的狂暴推力,同时体积缩小85%,让7米长的导弹能塞进歼-36隐身战机的弹舱。   其次是材料学奇迹:弹体采用“范纳米”微纳复合涂层,将陶瓷与金属在纳米尺度融合,硬扛住9马赫飞行产生的1200℃高温;   而等离子体天线技术则破解了高超音速飞行的“黑障通信”难题,确保俯冲阶段仍能实时修正弹道。   再者是作战体系支撑:导弹与空警-3000预警机、北斗卫星、无侦-8无人机编织成“天网”,实现“A射B导”的联合狙杀。   空警-3000作为中国新一代预警平台,配备双波段共形雷达,可在600公里外锁定F-35级别的隐身目标,探测半径比美军E-3扩展20%。   这种体系化优势,让霹雳S型不仅是一枚导弹,更成为空中信息链的致命终端。     中国空空导弹的逆袭之路,其实是一部二十年技术攻坚的缩影。   霹雳S型对现代空战形态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传统上预警机作为“空中大脑”,躲在战线后方约500公里处指挥作战,基本免于直接威胁。   但800公里射程配合9马赫速度,使这类高价值目标沦为“空中铁棺材”。   美军内部为此爆发激烈争论:空军派主张加速天基卫星研发,但相关技术落后中国约5年;传统派要求重启E-7A预警机项目,却因单架造价13亿美元且“扛不住中国导弹”遭否决。   当五角大楼仍在争论时,中国军工体系已实现从零件进口到标准制定的跃升。  

0 阅读:231

评论列表

殁殁

殁殁

2025-07-19 03:44

假的吧,虽然中国一直在发展,感觉这突破了现有的科技了,希望能啪啪啪的打脸我

猜你喜欢

子辰话世

子辰话世

子辰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