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抗战中,一大批鬼子来到冉庄,他们拿着铁锹、洋镐和铁棒一进村,就分头搜开了

史迹趣闻集 2025-07-18 14:08:28

1945抗战中,一大批鬼子来到冉庄,他们拿着铁锹、洋镐和铁棒一进村,就分头搜开了,用铁棒东捅捅、西敲敲,听到哪儿有“咚咚”的空洞的声音,就用洋镐、铁锹往下挖。 1945年6月23日天没亮透,河北冉庄就被日本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回鬼子学精了,不喊不叫也不放枪,两团日伪军闷着头拆墙刨土,从村外往民兵工事一寸寸挪。他们把刺刀别在腰上,铁锹抡得飞起,砖墙瓦块稀里哗啦往下掉。 高房工事里的民兵班长李明贵盯得眼发酸,太阳都爬上树梢了还不见人影,急得他来回摩挲怀里的手榴弹。 村东路口小庙工事里就俩人守着,李明贵带着十七岁的民兵刘景书。 墙角麻绳连着的拉雷裹着灰,枪眼里能瞅见西头茅厕晃着几个黄呢子军帽。 李明贵用胳膊肘捅了捅小刘,枪管悄没声伸出砖缝。 没过半袋烟工夫,当真有个哆嗦着腿的鬼子摸过来,枪尖刚探到庙门前,李明贵食指一勾,那兵仰面砸进土里溅起老高灰尘。 南边院墙根又溜出五个猫腰的,贴着墙皮往东蹭。 李明贵枪托抵着肩窝再放一枪,领头的应声栽倒。这当口北面猪圈矮墙后头突然架起机枪,子弹砰砰打在庙墙上震得土渣直落。 李明贵闪身躲过三发冷枪,等那鬼子刚露头往道旁跑,第三颗子弹正中心窝。小半天功夫放倒四五个,吓得大股敌人缩在房檐下不敢冒头。 鬼子急眼调来三挺机枪,子弹泼水似的泼向小庙,打得土坯墙簌簌掉渣。 两人哧溜钻下地道口,头顶轰响跟过年放炮仗似的。 刘景书攥着土枪的手直冒汗,李明贵拽着他往地道深处退:"怕啥?全庄老少都在地底下猫着呢。咱们揍他枪枪见血,他们揍咱连人影都摸不着!" 晌午日头毒得很,挎洋刀的伪军团长领着一帮亡命徒从北街咋咋呼呼冲过来。 李明贵枪口跟着那刀鞘晃,眼瞅着走到十步开外才扣扳机。 军官当场扑街,剩下几个拖着尸首跑得比兔子还快。 这枪可捅了马蜂窝,房顶大树后头又架上两挺新机枪,子弹把庙墙左枪眼啃出碗大的洞。 最悬乎是堵在中间枪眼的手榴弹被子弹撞得直晃荡,李明贵抄起枪托捅下冒烟的炸弹,甩手扔向摸近的鬼子。 轰响里刚炸翻三五个,敌人一个排竟扛着铁锹镐头来刨庙根,眼瞅着墙角泥坯哗啦啦往下垮。 拉雷绳早被碎砖压死了,李明贵索性扯开两颗手榴弹引线甩出去,炸得鬼子哭爹喊娘往回窜。 这场仗从清晨打到日头偏西,三十几个民兵借着地道周旋了十三个钟头。 小庙墙根让铁锹掏得只剩薄薄一层土坯,可最后清点打死打伤三十三个敌人,连伪军团长都折在李明贵枪下。事后才知道那军官是日伪混成团的二把手,够本! 七十六年后在保定清苑区,翻新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每天要接待十几拨参观者。 2021年政府投了八百多万改造展馆,现在地道里装了防潮层,展示柜恒温恒湿。 李明贵当年用过的土枪和炸雷麻绳,2022年4月被移进新修的防弹玻璃展柜。 有老辈人念叨,那个一枪撂倒伪军团长的神枪手,如今长眠在村西烈士陵园青松下。 信息来源: 史实部分依据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官方档案 李明贵抗战事迹载于《保定抗战英烈谱》 纪念馆改造工程报道见《保定日报》 文物迁移信息源:河北省文旅厅官网

0 阅读:2
史迹趣闻集

史迹趣闻集

汇集趣闻,历史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