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对咱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不是他刻意帮忙,而是他的坚持,使俄罗斯不得不在对中国的合作上做出一些妥协。
俄罗斯被战争拖累得够呛。西方对俄实施了超过1.5万项制裁,涉及金融、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限制天然气进口,冻结俄外汇储备,把俄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这对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打击很大。
2022年俄GDP下降2.1%,虽然2023年增长3.6%,但战时经济压力巨大,军工挤占民用资源,劳动力短缺,通胀高企。
俄罗斯没办法,只能向中国妥协。能源合作上,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08亿吨,占进口总量的19.6%,天然气管道输气量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出口860万吨。
关键是价格实在,俄罗斯对华原油价格比布伦特原油低15%左右,天然气价格比欧洲市场便宜30%。
俄罗斯还主动提出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年输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到1000亿立方米,几乎把半个家底押给中国。
经济合作也热闹起来。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95%,连能源贸易都有68%用人民币结算。
俄罗斯被逼得没办法,连远东地区都对中国敞开了大门:中企在海参崴建教育培训中心,中俄共同开发黑瞎子岛,北极航道也对中国商船开放。
俄罗斯还把86个大型项目打包成18万亿卢布的订单送给中国,从能源到矿产,从汽车到家电,几乎把能卖的都列上了清单。
军事技术合作更戏剧性。俄罗斯被战争打得武器库存告急,只能掏出压箱底的技术换中国的无人机配件。
2024年11月中俄签署协议,俄罗斯把大型重载直升机技术和无人机低空防御技术打包转让,中国则帮俄罗斯提升无人机生产能力。
国际政治层面,泽连斯基的坚持也间接帮了大忙。2024年7月联合国涉乌决议投票,中国投了弃权票,俄罗斯虽然被99票“围攻”,但好歹有9个国家跟自己站在一起。
在能源制裁决议中,中俄多次联手否决相关提案,保住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泽连斯基的“贡献”纯属无心插柳。他本意是抵抗俄罗斯,却让中国在能源、经济、军事、地缘等多个领域捡了大便宜。
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不得不依赖中国,在合作中做出让步。中国抓住这些机会,提升了能源安全,扩大了经济合作,获得了先进技术。
未来随着战争持续,俄罗斯可能还会做出更多妥协,中国能否把这些机遇转化为长期优势,就要看战略定力和智慧了。
白丁
各取所需的交易而已。说得好像我们白嫖一样。
雷霆左岸
用着俄罗斯伊朗低价石油,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便宜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