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了!泽连斯基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非常惧怕美国,当地时间7月16日,乌克兰总统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8 02:18:18

太尴尬了!泽连斯基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非常惧怕美国,当地时间7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称,普京不想得罪美国,甚至害怕美国,他的证据是每当美国高官访问基辅,俄军就会暂停轰炸。 这个说法立刻引起了各方关注,泽连斯基特别提到,美国总统特使凯洛格6月访问基辅期间,俄军连续两晚没有发动空袭,他甚至开玩笑说,考虑给凯洛格颁发乌克兰护照,这样他就能长期驻留,让基辅获得更多安宁。 不过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美国国务院会在高级官员访乌前48小时向俄方通报行程,这是为了避免误伤,这种做法自2022年冲突爆发后逐渐形成惯例。 也就是说俄军在美国官员访乌期间不轰炸基辅,很可能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双方有默契的安全安排。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很快就回应了,他说俄军行动“完全基于军事必要性”,否认存在“惧怕美国”的情况。 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也显示,凯洛格离开基辅后6小时内,俄军就恢复了对该地区军事设施的打击。这种精确的时间控制,更像是有预谋的安排,而不是临时的恐惧反应。 国际危机组织乌克兰项目主任奥尔加·奥利克向美联社解释说,这种“访问休战”现象其实符合现代战争惯例。她举例说2014年马航坠机事件后,当国际调查组进入乌克兰东部冲突区时,交战双方也曾自发停火。 这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为了避免引发更复杂的外交危机,毕竟如果美国高官在访问期间遭到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冲突中也出现过,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当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访问时,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行动也会暂停,这是基本的外交礼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丁晓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分析,大国高层互访提前通报是基本外交礼仪,在冲突地区更涉及生命安全。 那么泽连斯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时间点很关键。他发表这番言论时,正值北约华盛顿峰会刚刚结束。半岛电视台驻基辅记者观察到,乌方正在竭力游说美国放宽对乌武器使用限制。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的“普京惧美论”可能是一种话术策略,目的是说服美国:“看,普京其实很怕你们,你们应该更强硬一些。”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烈·苏兹达利采夫对塔斯社表示,俄美实际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美国通过军援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避免直接卷入;俄罗斯则谨慎管控打击范围,防止冲突升级。 这种平衡在7月12日体现得很明显,俄军当天精准打击了乌西部利沃夫州的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但刻意避开了仅80公里外的美军人员训练基地。 这种精确的区别对待,说明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某种界限,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报告也记录了类似现象。 去年美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访乌期间,基辅都出现了12到36小时不等的“空袭间歇期”,该研究所专家认为,这更像是交战双方心照不宣的临时停火,而非单方面的畏惧表现。 俄军的行动确实有一定规律性,每当重要的外交活动或国际访问进行时,攻击强度会有所调整,这种调整更多是出于战略考量,而非情绪反应。 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总统,需要不断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国际支持,他的每一次公开表态,都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无论是“普京惧美论”还是其他类似表态,都可以理解为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毕竟在现代战争中,赢得国际舆论支持往往和战场胜利同样重要。 从这个角度看,泽连斯基的言论与其说是对现实的描述,不如说是对现实的塑造,他试图通过这种表态,影响美国的政策决定。 真正的国际关系,远比表面上的言论交锋复杂得多,美俄之间的这种“默契”,既反映了双方的克制,也暴露了冲突的复杂性。 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两年,各方都在寻找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能避免全面对抗的平衡点,泽连斯基的“普京惧美论”,或许只是这场复杂博弈中的一个小插曲。 信源: 路透社 北约官网 美国国防部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