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往医院,这才得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2005年,一位优秀的退休外交官和一位拥有40年教龄的退休英语老师,一起来到了贵州山区,两人带着好几箱行李,从火车转汽车,再从汽车换三轮,颠簸三天后,才终于站在了望谟县二小的土操场上。 与首都北京相比,这里的一切似乎落后了20年不止——教室的墙壁爬满裂缝,冬天漏风夏天闷热;课桌坑坑洼洼、板凳高低不平;黑板是黑漆刷出来的;粉笔短得手都捏不住;全校只有一个厕所,男女共用,中间用一道篱笆隔开。 这里就是被称为“小西藏”的黔西南州,不仅经济落后,教育资源也匮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朱敏才与孙丽娜夫妻俩正是为此而来,他们放弃了退休后的悠闲生活,毅然决然的从北京奔赴山区,为的就是想让这里的孩子们,将来能有更多选择。 他们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年轻时,朱敏才因外交官的工作需要常驻国外,不能陪在妻儿身边,心中常觉亏欠。 那时朱敏才总说:“以后退休了,咱俩就出门旅游,把这些年缺少的陪伴都补回来。” 对于丈夫的工作性质,孙丽娜从未抱怨,她把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照顾父母、教育子女,没有一样让朱敏才操过心,正如两人结婚时许下的誓言——你我互为依靠。 然而终于等到退休了,两人却没有像曾经计划的那样游山玩水,反而瞒着子女奔赴山区支教,如果不是因为积劳成疾进了医院,也许儿女至今还以为父母过着悠闲惬意的退休生活。 但朱敏才与孙丽娜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当我们真正走进望谟二小,更加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因为眼前的景象比电视里的更刺眼。”朱敏才这样说道。 望谟二小的校长热情又拘谨的迎接了两人,并带他们参观了学校,也许是怕两位北京来的老师被艰苦的条件吓跑,校长搓着手紧张的说:“朱老师,孙老师,委屈你们了。” 可校长不知道的是,这两人来了就没打算半途而废,朱敏才打开好几大箱行李,里面不是衣物,而是满满当当的文具和书籍。 就这样,朱敏才与孙丽娜在望谟二小扎了根,一待就是十年,这十年间,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从早上7点教学到下午5点,把原本只有语文和数学课程,增加了英语、音乐、体育等类目。 直到2014年,朱敏才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在讲台上,才回到北京接受治疗,在医院期间,两人仍心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用于修建食堂、教室和购买电脑等。 信息来源: 人民网|退休外交官夫妇放弃在京生活多年坚持山区支教 文|墨海 编辑|史叔
加拿大节目邀请华裔讨论中国与西方的区别,华裔全程未说话,教授说:“西方国家都是依
【19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