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10日,日本一男子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了2亿9430万日元,是日本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盗窃案,至今未破,被誉为日本最神秘案件,也被全世界刑事专家认为是“完美犯罪”。 你能想象吗?1968年12月10日,日本街头,一个男人没带任何武器,光天化日下拦下一辆运钞车,抢走2亿9430万日元——这可是日本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盗窃案!更离谱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案子至今没破,罪犯逍遥法外,被全球刑事专家称为“完美犯罪”。 1968年,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黄金年代,社会治安还算稳定。可就在这一年的12月10日,东京府中市却炸了锅。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一辆运钞车,装着东芝府中工厂员工的年终奖金——整整2亿9430万7500日元,准备送往工厂。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小,折算成今天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2亿日元,人民币约1000万元。运钞车照常出发,车上有四名员工:司机田中健一、押运员铃木次郎、助手渡边正树和山本太郎。谁也没想到,这趟例行公事会变成一场震惊全国的大案。 事情发生在府中市荣町学苑路,离目的地就剩200米。一个穿警察制服的男人骑着摩托车突然冒出来,挥手让车停下。他自称接到报案,说银行经理家被炸了,怀疑运钞车上也有炸弹,得马上检查。员工们一听,懵了,完全没怀疑这是假警察,乖乖下车配合。那男人钻到车底假装检查,过了一会儿,车底冒出浓烟和火光,他大喊“炸弹要爆了!”四名员工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趁着混乱,这家伙跳上运钞车,开到1.3公里外的一个隐蔽地点,把钱转移到一辆丰田Corolla上,溜之大吉。 这案子能成功,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脑子。那男人策划得太周密了,先摸准了银行员工的心理。案发前几天,他给银行经理寄了封威胁信,说12月7日不交300万日元就炸了他家。银行报警,警方在指定地点蹲了50个警察,结果没人来,觉得就是个恶作剧。可这封信埋下了种子,让银行员工心里有了阴影。到了12月10日,他假扮警察一说“炸弹”,员工们直接慌了,完全没想过反抗或者核实身份。 他还用烟雾和火光制造混乱,实际上就是些简单的烟火伎俩,但效果拔群。员工跑了,他有足够时间开车跑路。事后警方检查现场,那辆摩托车是民用的,刷成警用色,制服和手套上一点指纹都没留。 案子一出,日本警方炸锅了。警探佐藤健太郎带队,动用了17万警力,砸了11亿日元(相当于今天的30亿日元),查了11万8千个嫌疑人,翻了600万枚指纹,还发了78万张蒙太奇画像。这阵仗不可谓不大,可线索就是抓瞎。现场没指纹,摩托车查不出源头,运钞车和钱袋子也没留下啥有用的。 调查中也不是没怀疑过人。有个19岁的年轻人,警察的儿子,案发5天后吃氰化钾死了,被定为自杀。警方怀疑过他,但没证据。还有个26岁的家伙被《每日新闻》点了名,可他有不在场证明,也排除了。之后线索越来越少,警方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到了1975年12月10日,追诉时效一到,案子彻底黄了。佐藤在发布会上低头认输,那场面看着都让人觉得憋屈。 这案子不光在日本火了,连国外都炸开锅。全球刑事专家一看,齐刷刷给它封了个“完美犯罪”的称号。为啥?钱抢了,人跑了,警方抓瞎,教科书级别的操作!日本社会也炸了窝,大家开始各种猜:这家伙是不是银行内部的人?或者是个退伍警察?甚至有人说背后有犯罪团伙撑腰。可惜没证据,全是瞎猜。 这事对日本警察的脸面打击不小,成了警界的耻辱。银行也赶紧升级安保,运钞车员工虽然没被罚,但心理阴影肯定不小。社会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案子没破,反而成了个传说。 回头看,这案子暴露了一堆问题。当时银行运钞的安全措施跟摆设似的,没武器护卫,没应急预案,员工一遇事就懵,完全被牵着鼻子走。警方技术也跟不上,靠人海战术硬磨,没能抓住关键线索。要是搁现在,有监控、有DNA技术,这家伙估计跑不了。 这事提醒大家,犯罪分子的脑子有时候真挺好使,普通人防不胜防。现在银行运现金都有专业安保,员工也训练有素,警方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可这案子还是让人感慨:再牛的系统也得防着点“完美犯罪”这种奇葩操作。 半个多世纪了,这案子还是个谜。2亿9430万日元没了,罪犯是谁、在哪,没人知道。你觉得真相是啥?这家伙咋跑掉的?脑洞大开猜猜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说不定你能挖出点新线索呢!
1968年12月10日,日本一男子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了2亿9
熹然说历史
2025-07-17 23:08: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