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俄罗斯轰炸了波兰企业。 当地时间7月16日,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对外表示,俄罗斯无人机袭击了一家在乌克兰的的波兰企业,据称,该企业生产木地板。西科尔斯基表示,俄军故意袭击了该企业,造成多人受伤。 文尼察距离波兰边境约 200 公里,原本是相对安全的后方区域。但此次袭击发生后,现场建筑严重损毁,企业负责人表示,因损失惨重,恢复生产至少需要 6 个月。波兰驻基辅的领事官员已赶赴现场,乌克兰相关机构也开始介入处理。 俄罗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截至目前,俄方既未承认也未否认此次袭击,保持沉默态度。这种反应与俄方过去在类似事件中的策略相似, 2022 年波兰境内爆炸事件中,俄方同样否认指控并指责是 “蓄意挑衅”。 此次袭击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北约秘书长曾警告,若俄罗斯对波兰或其他盟友发动攻击,北约将作出 “毁灭性” 回应。但事件发生后,北约仅表示 “深切关注”,并未采取具体行动。德国防长呼吁 “各方保持冷静,避免误判”,法国则建议通过外交渠道澄清事实。 美国表态称,若有确凿证据证实攻击波兰企业属实,将重新评估对俄制裁清单。 此次袭击可能与俄军近期战术调整有关。近年来,俄军空袭范围逐渐扩大至民用设施,包括电厂、粮仓等。7 月初,俄军对乌克兰发动 “开战以来最大规模” 的全境空袭,文尼察等西部城市首当其冲。 值得注意的是,被袭击的波兰企业 Barlinek 并非军事目标,也不靠近关键节点。其战略价值有限,攻击此类目标可能意在试探北约反应。此外,俄军此次使用的 “沙赫德” 系列无人机,具有低速、低空特点,容易穿过部分雷达系统,这也引发对乌克兰防空能力的担忧。 事件还可能对经济产生连锁反应。波兰企业在乌克兰的投资面临风险,多家保险公司已提高保费标准,甚至拒绝对在乌外国资产提供战争风险保障。欧洲议会开始讨论一项提案,要求对 “任何境外攻击成员国经济资产” 的行为做出惩罚性回应,包括贸易封锁、金融制裁等。 目前,波兰已向北约提交安全升级建议,包括加强无人机拦截系统、扩展边界防控机制等。乌克兰也表示将协同调查,加强对境内外国企业的保护。但北约内部对此存在分歧,部分成员国担心单方面反制可能破坏联盟团结,甚至招致俄罗斯升级报复。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俄乌冲突的复杂性。波兰作为北约成员国,其境外资产遇袭引发对 “攻击定义” 的讨论。若北约始终未采取实质性行动,可能削弱成员国对联盟的信任,同时也可能助长俄方进一步试探的意图。
1200万发炮弹到位?拉夫罗夫赶到中国,普京明白:该向中国交底了拉夫罗夫从平壤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