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工来面试,要求月薪7000,老板让他去修一台坏掉的机器,电工很快就修好了,
小吴观社会
2025-07-17 21:30:28
一个电工来面试,要求月薪7000,老板让他去修一台坏掉的机器,电工很快就修好了,老板却只给电工5500,不愿干就走,电工一气之下做的事让老板后悔不已。这电工叫老周,四十多岁,手上布满老茧,是个有二十年经验的老电工。他听老板这话,手里的扳手“哐当”一声放在机器上,盯着老板说:“张总,这机器的毛病您请了三个电工都没修好,我半小时解决问题,您这价砍得也太狠了。”
老板张总抱着胳膊冷笑:“修得快说明问题简单,我们厂电工都这价,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老周点点头,没再说啥,转身收拾工具。旁边的工人都替他可惜,这台进口机器坏了三天,耽误了好几批订单,张总急得团团转,昨天还说谁能修好就给8000月薪,没想到转眼就变卦。
老周走到门口时,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对张总说:“机器虽然修好了,但有个零件快磨损完了,记得三天内更换,不然还会出大问题。”张总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知道了,赶紧走。”他心里嘀咕:装什么内行,无非是想多要工资。
老周走后,张总立刻招来一个愿意拿5500月薪的年轻电工,得意地说:“看到没?省钱还得这样。”可他没注意,老周离开前,悄悄用粉笔在机器外壳上画了个不起眼的记号。
当天下午,机器果然又运转起来,车间恢复了生产,张总更觉得老周是危言耸听。没想到三天后的深夜,车间突然传出巨响,那台刚修好的机器彻底罢工,还烧坏了旁边的生产线。张总连夜赶来,看着满地狼藉,头都大了——这下不仅要修机器,耽误的订单违约金就得赔十几万。
他赶紧联系之前的电工,可人家要么说没把握修进口机器,要么开口就要高价。有人提醒他:“还是找老周吧,他肯定有办法。”张总拉不下脸,却实在没办法,只好让人事联系老周。
老周接到电话时,正在给另一家工厂装电路。他听完情况,淡淡地说:“不好意思张总,我现在月薪8000,没时间。”张总急了,赶紧加价:“我给你1万,你来帮我修好!”老周沉默了几秒:“不是钱的事,当初我提醒过你换零件,你不听。现在要修可以,按我的规矩来:上门费2000,维修费5000,零件费另算,而且得先付款。”
张总气得差点摔电话,可看着停产的车间,只能咬牙答应。老周第二天带着工具赶来,围着机器转了一圈,指着外壳上的粉笔印说:“这里的齿轮磨损超标,上次就提醒过你,现在连带传动轴都坏了。”他一边说一边拆机器,动作麻利得很,旁边的年轻电工看得目瞪口呆。
中午休息时,年轻电工偷偷问老周:“周师傅,您技术这么好,为啥不自己开公司?”老周笑了:“我就喜欢干技术活,踏实。但手艺不能贱卖,你记住,该拿的钱一分不能少,这不是贪心,是对技术的尊重。”
机器修到傍晚才好,试机时运转得比以前还顺畅。张总看着账单,肉疼得厉害,却不得不佩服老周的技术。老周收完钱准备走,突然回头说:“张总,我给你留了份零件清单,都是易损件,下次提前更换,比坏了再修划算。”
这事很快在工业园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张总因为小气亏了钱,也知道老周技术好、有原则。没过多久,老周就被一家大型企业挖走,月薪涨到1万2,还配了专门的维修团队。而张总因为停产耽误了订单,又损失了信誉,生意越来越差,后来不得不把工厂转让了。
现在老周偶尔还会路过原来的工业园,有次遇到那个年轻电工,对方已经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他笑着说:“周师傅,我现在也敢跟老板提合理工资了,您说得对,技术就得有技术的价值。”老周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凭本事吃饭,走到哪都硬气。”
每次想起这事,我都觉得老周做得对。这世上有太多人觉得技术不值钱,却忘了那些看似简单的修理背后,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汗水付出。就像老周说的,尊重技术,其实就是尊重那些踏实肯干的人,而那些总想占便宜的人,最终只会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