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拼了!中国上不上?最近越南出台了个决议:从2026年7月开始,河内市中心就不让燃油摩托车跑了,到2028年,连燃油汽车也不能进市中心,2030年全城都要限制燃油车,这招够狠的,直接把燃油车“扫地出门“了! 河内街头摩托车如潮,空气中弥漫着尾气,污染阴影笼罩城市。越南政府下定决心,从2026年起逐步禁止燃油车,剑指2030年全城绿色交通。这项激进政策背后,是空气质量恶化与环保压力的双重驱动。河内能否成功转型?中国会否借鉴其决心,探索适合国情的绿色路径?这场变革充满未知,悬念丛生。 越南首都河内长期以来以摩托车文化闻名,全国摩托车保有量超过6000万辆,河内占730万辆,平均每两人拥有一辆,汽车数量则超过100万辆。摩托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工具,覆盖上班、购物、接送等场景。然而,繁荣的交通背后,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2024年,河内PM2.5浓度超国家标准两倍,跻身全球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之列。交通排放是污染主因,摩托车挥发性有机物占交通排放的90%,细颗粒物污染半数来自燃油车辆。政府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扭转环境恶化趋势。 2025年7月,越南总理签发指令,明确河内将在2026年7月起禁止燃油摩托车进入市中心一环路区域,2028年扩展至二环并限制燃油汽车,2030年三环内全面禁止个人燃油车辆,公共交通实现全电动化。这一政策旨在打造可复制的绿色交通模式,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模板。 政策实施的第一阶段聚焦河内一环路,这条7.2公里长的环城公路贯穿还剑郡、巴亭郡等人口密集区域,日均车流量巨大。禁令要求所有燃油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退出这一区域,代之以电动车。为此,政府推动多项配套措施。 本土企业VinFast加速电动车生产,其工厂已形成年产数十万辆电动摩托车和汽车的能力。政府延长电动车免购置税政策至2027年,并为购买电动车的居民提供低息贷款和置换补贴。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2026年前计划在河内新增1000个充电桩,首批已在市中心投入使用。公共交通也在转型,首批电动巴士已在三环内试运行,出租车和网约车逐步更换为电动车型。 然而,政策推行面临诸多挑战。 电动摩托车价格普遍高于燃油车,VinFast一款主流电动摩托车售价约为燃油车的两倍,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充电桩数量不足,截至2025年,河内仅有约500个充电桩,且多集中于市中心,郊区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充电不便。 燃油车禁令还对传统行业造成冲击,加油站和摩托车修理行业受到威胁。部分从业者组织抗议,认为政策过于激进,缺乏过渡期。数据显示,58%的受访市民认为2026年禁令不可行,仅18%表示支持。政府回应称,将通过补贴和培训支持受影响行业转型,同时加快充电网络建设,确保政策落地。 为应对阻力,政府采取分步实施策略。2026年禁令启动后,交警将在主要路口设卡检查,违规车辆面临罚款或扣押。2027年,政府计划将充电桩覆盖率提升至市中心80%以上,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检测交通排放。 VinFast则承诺到2028年将电动车价格降至燃油车水平,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公交系统也在加速电动化,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市公交车100%电动,出租车和网约车也将完成绿色转型。 越南的绿色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河内的政策体现了政府对环保的决心,但也暴露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压力的掣肘。成功的关键在于平衡环保目标与民生需求,确保政策既有效又公平。中国的路径则更注重灵活性,通过市场引导和区域试点稳步推进绿色交通。两国的实践表明,环保事业需要因地制宜,既要借鉴他国经验,也要立足自身实际。 河内的绿色革命是否能持续成功?中国应如何借鉴越南的决心,找到适合自己的环保路径?你认为激进禁令和渐进推广哪个更适合国情?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越南拼了!中国上不上?最近,越南政府放大招,据越南多家媒体报道,首都河内市宣布
【33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