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

吴能力聊意 2025-07-17 20:33:58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拉姆·伊曼纽尔是个在美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硬茬。1959年,他出生在芝加哥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家里老爸是医生,背景跟以色列有点渊源,给他取名是为了纪念一个在以色列战斗中牺牲的人。他大学读的是莎拉劳伦斯学院,后来又在西北大学拿了个传播学的硕士学位。年轻时他就展现出政治手腕,1992年帮克林顿竞选筹款,忙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愣是把竞选资金搞得盆满钵满,得了个“兰博”的绰号。之后他顺势进了白宫,当克林顿的高级顾问,成天在办公室里跟一堆文件和电话较劲。2003年,他当选伊利诺伊州众议员,2006年还帮民主党在中期选举大获全胜。到了2009年,他被奥巴马挑中当白宫幕僚长,手握大权,但这家伙风格硬邦邦,2010年就辞职跑去竞选芝加哥市长。2011年到2019年,他当了八年市长,处理城市治安和教育问题时争议不断,有人说他雷厉风行,有人觉得他太强势。2021年,拜登让他当驻日大使,这选择让人有点意外,因为大使这活儿一般得温文尔雅,他却是个出了名的“刺头”。他在东京的办公室挂着星条旗和日本国旗,忙着跟日本官员开会,但他的风格总让人觉得火药味十足。 先说粮食。中国耕地面积是不多,但粮食安全这事,中国从来没掉以轻心。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6.86亿吨,连续多年丰收,口粮自给率100%以上。18亿亩耕地是死守的红线,政府投了大力气搞高标准农田、改良种子、推广精准农业,哪怕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多发,中国的粮食产量依然稳得住。储备粮更是硬核,够全国吃一年以上。进口的大豆和玉米主要是喂牲畜,超市里卖的品牌食品用进口粮食的少之又少。现在中国人吃饭讲究多样化,米面需求没以前那么高,蔬菜、肉类、杂粮都上了桌,粮食结构变了,进口依赖自然降了。伊曼纽尔想靠卡粮食让中国“挨饿”,完全是想多了。 再说能源。伊曼纽尔觉得美国海军能控制马六甲海峡,掐断中国90%的海上石油进口,让工业停摆。这话有一半对,中国确实靠海运进口石油,2022年石油进口量5.08亿吨,大部分走马六甲和霍尔木兹海峡。但中国从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中俄能源合作早就铺开,2023年俄罗斯通过管道输了上亿吨石油和天然气。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是稳定供货方。加上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勘探技术突飞猛进,近海防御能力也不是吃素的,美国想在南海挑事,解放军的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的。和平时期用海运是因为成本低,真要撕破脸,中国有陆上能源通道和国内资源做后盾,伊曼纽尔的“断油”威胁压根站不住脚。 这番狠话放出来没多久,中国的反应就来了。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发言人语气不紧不慢,但句句戳肺管子,说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全球影响力摆在那,谁也孤立不了,美国想“脱钩”纯属自找麻烦。2023年9月,外交部还在联合国会议上重申中国对全球合作的承诺,强调粮食和能源安全是底线。这话没直接点伊曼纽尔的名,但谁都听得出是打他的脸。国内网上也炸开了,微博、抖音上全是网友晒超市货架和加油站的视频,东北农民还拍了丰收的玉米地,硬气得很。国际媒体也没闲着,彭博社、路透社都发文分析,指出伊曼纽尔的言论非但没吓到中国,反而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焦虑。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