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美国关税谈判强势表态:我们凭实力说话,不接受倒计时 印度商务部长苏杰生明确表示:"印度将以实力地位展开平等对话,任何人为设定的截止日期都不可接受。"这番表态让向来强势的美国贸易代表罕见陷入沉默。 整件事情源自7月9日,美国突然给谈判设下红线,要求印度必须在月底前接受新的贸易条款,否则将面临26%的额外关税。这样单方面的"倒计时"施压,印度显然不吃这套。 看看数据就知道印度为何有底气:今年前五个月,印度对美出口增长超过20%,贸易顺差接近460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印度已经和英国、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新的贸易通道,美国早就不是唯一选项。 谈判的核心冲突点集中在三方面:农产品的关税墙、工业品市场准入、数据流通规则。 美国最想打开的是印度农产品市场,但印度农业部长在议会上说得清楚:"每块稻田都关系着六百万小农户的生计。" 相比美国动辄数百公顷的农场规模,印度农民平均只拥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允许美国补贴农产品进入,无异于让自家农民陷入生存危机。 制造业领域同样没有退让空间,当美国要求完全开放汽车零部件市场时,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当即拿出数据反驳:全国每十个工厂岗位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相关。 至于数字服务领域,印度自主研发的支付系统已经覆盖4亿用户,美国科技公司想直接获取印度用户数据的提议,自然遭到明确拒绝。 让人意外的是,美国谈判团队似乎完全没料到印度的强硬反应。原本设想通过施压期限制造紧张氛围,却被印度直接掀翻了谈判桌。 随即,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了正式文件:若美国单方面加税,印度将对价值7.2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对等反制,主要锁定在哈雷摩托这类标志性工业品上。 更让美国尴尬的是,印度已准备好替代方案,从俄罗斯进口更便宜的化肥替代美国货,药品原材料供应也从中国渠道得到保障。 贸易专家们在分析美方失误时指出三点关键误判:先是低估了印度经济的抗压能力,去年印度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供应链地位实际提升了三位; 再是误判了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美元结算比例下降导致金融制裁效力减弱; 最根本的错判在于,把印度当作普通盟友而非平等伙伴。正如巴西外长在近期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新兴经济体已经具备规则重构能力。" 谈判桌上的变化也引起跨国企业的连锁反应,苹果和通用电气等美国公司的高管已私下表示,支持印度建立更平衡的贸易规则。 毕竟在印度市场年增长率达8%的当下,美企比政府更明白合作比对抗重要。美国农场主联合会更直接致信白宫,警告强行贸易战将导致大豆出口崩盘。 这次交锋远不止是关税之争,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时点出本质:"这是关于未来经济秩序话语权的较量。" 当南非总统在金砖会议上说出"我们有权保护自己的发展道路"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印度在谈判桌前展现的姿态,正成为新兴经济体的共同宣言。 虽然最新消息称双方正在协商20%以下的临时关税方案,但印度贸易部长办公室已放话:"任何协议都必须体现平衡互惠。" 国际贸易的未来图景正逐渐清晰:单边施压的时代结束了,平等对话的窗口已经开启。 参考资料:美印贸易博弈背后的经济新秩序——国际商报
印度对美国关税谈判强势表态:我们凭实力说话,不接受倒计时 印度商务部长苏杰生明确
竹韵清风起
2025-07-17 19:14:13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