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听,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辞退。万万没想到,2014年她转身进入华科大一个举动创造历史。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社论」减负,让郇真们安心“十年磨一剑”;澎湃新闻——网传华中科大郇真文章未被国际顶尖期刊接收?期刊主编:属实) 2022年,一篇署名郇真的论文登上了世界顶级数学期刊,这事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她是继数学界泰斗苏步青之后,第二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这本杂志上发文的中国学者。 可这位拥有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双重背景的数学天才,她的职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她在高校讲台上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甚至因为教学考核不达标,最后不得不离开。 郇真出身于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北师大的数学教授。从小她就对数学难题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不像同龄孩子那样被玩具吸引。 求学路上,她一直成绩优异,高中毕业顺利考进北大数学系。之后,她又远赴美国,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业。在美国期间,她专注于代数拓扑和数学物理等前沿领域,与国际顶尖学者有过多次合作,也发表了不少有影响力的论文。 2015年,带着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和博士学位,郇真回到国内,接受了中山大学的邀请,准备在讲台上施展抱负。 她想着把国外先进的数学理念带给国内学生。但现实很快与她的设想产生了巨大落差。 她的课堂上,知识密度高,讲解节奏快,完全按照她认为学生应有的自主思考模式进行。她觉得学生应该主动探索,不该过多依赖传统的灌输。结果多数学生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课堂气氛冷清,期末考试也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情况。 学校的很多老教授都非常认可她在科研上取得的诸多成果,眼看这样一个研究型人才却在教学上犯了难,他们也频频给她出招,希望她能够通过教研考核的任务,但是她在教学上有自己的坚持,始终不肯妥协。 就这样,在中山大学的三年里,郇真的教学考核连续三次没通过。她不得不告别讲台。这段经历对她打击很大,让她陷入自我怀疑。关键时刻,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你太专注于你自身了,没有真正地考虑到教学互动性。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向郇真发出了邀请,让她以副研究员的身份加入。这一次,她不需要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 华中科技大学为她提供了理想的研究环境:充足的科研条件,自由的学术氛围,还有一批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这些都为她的学术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华中科技大学,郇真的数学才华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她在代数拓扑领域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尤其在拟椭圆同调理论上,她的研究为这个方向开辟了新的道路。 通过与国内外专家的紧密合作,她在代数数论和自守形式等方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最终,正是这些深厚的积累,让她得以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那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 一个曾因教学表现不佳而不得不离开讲台的学者,最终在科研领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舞台,并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这背后离不开高校对于人才的语法清晰的定位,并非所有研究型人才都适合走上讲台的这一道路,有的科研人员更适合在学术上深耕,有的科研人才则更适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 无论是专注于在科研领域上不断探索的人,还是致力于培养更多科研人才的高校教授,他们本身都是高校科研力量的一部分,而高校也需要用好这些人,给他们在不同方向发光发亮的机会。 不过,那些科研人才也不会放任自己的短板,正如郇真再次有机会进入高校后,她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教学真正地接上了地气,也真正地在学生中架起了研究的桥梁。
[太阳]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听,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辞
韫晓生
2025-07-17 19:05:54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