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牟俸任江西按察使时,有一天夜里梦见乘船时遇到一只老虎,那老虎身中三箭,登上小船向他咆哮。 牟俸惊醒后心中时感不安,次日就把梦境告诉了他的同僚。 当时有一个佥事胡某,为人廉明,他知道牟俸生性急躁,断案常常轻易便下定语。 就问他:“牟公审理的案子可曾有冤情的?” 牟俸一听就生气了,恼怒道:“我若有冤狱,你为何不弹劾?” 胡某只好唯诺而退。 后来他听闻牟俸曾经判决的吉安女子杀夫一案存疑。 这件案子是说,吉安的一个女子许配给了一位贫寒的书生,女家也经常周济书生。 书生很是感激,经常向自己的一个同窗周彪提及此事。 周彪家里富裕,很早就听闻女子貌美,欲求婚而不得。 在书生迎亲之时,周彪作为他的伴郎同行,途中书生却遭遇盗贼被杀,随从全都惊散了。 书生的父亲怀疑女家嫌贫杀婿,遂告至牟俸处。 牟俸怒而不察,最后竟判女子因奸杀夫,其实是他厌恶女家“不义”,因此污蔑了她这个罪名。 胡某就传讯了书生的父亲,得悉此事原委,但谁也不知女子的“奸夫”到底是何人。 当时又验过女身,她还是处子,胡某便问书生的父亲:“你儿子与谁交往密切?” 答曰“周彪”。 胡某顿悟:“虎带三矢登舟,‘周’即是‘舟’,这不就是周彪吗?牟公之梦就应在此人!” 几天后,胡某借修郡志之名把周彪找来,喝酒到一半时把他引到后室,并屏退左右,握着他的手叹道: “牟公已经察觉你的事情了,想要判你极刑。我怜惜你的才华,劝他案子已经判定不宜再翻,但你必须跟我说实话,我才能救你啊。” 周彪惊惧之下扑通就跪下了,随即就把他的罪行全部交代了。 原来是他因为求婚不成,所以才雇了盗贼杀了书生,最后又嫁祸女子。 胡某录供后,不动声色地抓捕了他的同谋,写好报告把这件事告诉了牟俸。 牟俸当即就要杖杀周彪,胡某劝他道:“这件案子需要传讯女子及一众证人对质后,再杀不迟,以免再生其他变故。” 牟俸惭愧地听从了。 后来全郡人都称赞胡某断案如神。 牟俸,字公爵,四川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军籍,景泰二年(1451年)第二甲第七名进士,以不畏强权、勤政爱民著称。他在山东救灾时,尽心竭力,活饥民无数。后在苏州打击土豪劣绅时,得罪权贵汪直,被谪戍湖广后卒。 我有话说: 就是这样一个正直爱民的好官,仍然免不了因一己好恶而制造了一起冤案,可见做好官辨刑狱不是全凭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 正心诚意是做事的根基,要想把事情做好还需要通达世事,智者有方! 可惜没有记载胡某的名字。 本篇选自《濯缨亭笔记》
“上人民日报了!”江西男子开车在国道上疾驰,突然发现路中间有个小黑点。男子警惕的
【441评论】【20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