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金砖国家会议是全球多极化进程中的大舞台,202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这场会议,聚焦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吸引了各国专家和媒体的关注。奥列格作为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的项目总监,同时也是高等经济大学的教授,代表俄罗斯参会。他的发言直指俄乌冲突带来的战略变化。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经持续两年多,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格局。过去,俄罗斯的能源主要卖给欧洲,天然气管道直通德国、法国,贸易额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欧洲的先进技术也让俄罗斯眼馋,双方合作一度热火朝天。但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能源出口被卡脖子,技术合作几乎停摆。俄罗斯的经济压力骤增,国内工业链条因缺乏关键技术而捉襟见肘。奥列格的发言点明,俄罗斯必须转向东方,尤其是中国,来填补西方留下的空缺。 2022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就乌克兰问题投票,中国始终选择弃权,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种立场既维护了国际法原则,也为中俄合作提供了稳定基础。2024年,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稳步推进,双方在高铁、5G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的中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通过经济合作给俄罗斯输血。比如,中国企业为俄罗斯提供了大量工业设备和消费品,帮俄罗斯稳住国内市场。 奥列格的发言表面上看似有不满,实则是俄罗斯对中国的更高期待。俄罗斯希望中国在关键技术、制造业供应链上加大支持力度,以应对西方制裁的冲击。但中国有自己的考量,中立不仅是为了避免卷入冲突,也是为了维护全球稳定。如果中国偏离中立,可能会被西方孤立,反而削弱对俄罗斯的支持能力。奥列格的话更像是在提醒,俄罗斯需要中国这个可靠的伙伴,但也希望合作能更进一步,特别是在高科技和能源领域。 中俄关系的未来,离不开双方的互利共赢。金砖国家机制和上合组织为中俄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2024年,中俄在金砖框架下推动了货币去美元化的讨论,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比例显著提升。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和中国的工业能力形成互补,双方在北极航线、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在加速。无论俄乌冲突最终走向如何,中俄战略协作都是大势所趋。中国的中立立场不仅是俄罗斯的定心丸,也是全球多极化进程的稳定器。未来,中俄可以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挖掘更多潜力,共同应对西方单边主义的挑战。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落叶随风呀
2025-07-17 18:19: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