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吃够教训?赶在伊朗外长访华前伊朗总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定义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为优先选项。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最近做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他在7月14日发表了一封面向海外的公开信。信里说,伊朗虽然刚和美国、以色列发生激烈冲突,但还是决心通过外交手段修复与美国的关系,并且要努力让本国经济好起来。他强调,伊朗相信和美国谈判的大门是开着的,会尽全力走和平解决的路子。 这封信发表的时间点很特别。就在信发出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5日,伊朗的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外长访华是重要的外交活动,总统偏偏选在出发前发这样一封信,确实让人琢磨其中的意思。 为什么伊朗总统急着发这封信呢?看看伊朗国内的情况就明白了。美国多年的严厉制裁,已经把伊朗经济压得喘不过气来。伊朗的钱,里亚尔,短短四年时间就贬值超过七成,现在要用15万里亚尔才能换到1美元。 老百姓日常买东西都困难,超市货架常常是空的,加油站总是排长队。普通民众最关心的是怎么吃饱饭、过好日子,对“反美”的热情已经被现实生活的压力取代了。总统佩泽希齐扬是改革派的代表,他能上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向民众承诺要改善经济,让生活好过些。所以,他这封信的核心意思就是告诉国内民众:伊朗的出路在于谈判,靠打仗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在外长访华前发这样一封信呢?这封信看起来是写给全世界看的,特别是写给美国看的,表示伊朗愿意谈。但选在这个时间点发布,对中国也传递了一些信息。 伊朗外长这次来中国,不是简单的礼节性访问。伊朗刚被美国轰炸了核设施,美伊之间的谈判也破裂了,伊朗现在非常需要像中国这样有分量的国家在核问题上帮忙,分担美国给的压力。 伊朗可能还希望中国能多买些伊朗的石油,因为中国市场很大,能帮助伊朗抵消西方封锁的影响。同时,伊朗也在和俄罗斯商量“用石油换粮食”的计划,想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可以说,伊朗外长这次来中国,是带着实实在在的困难,希望得到帮助的。 总统的信,等于是提前给外长这趟访问“定了调”。信里把“和美国搞好关系”列为伊朗的“优先选项”,等于告诉所有人,包括即将见面的中国:伊朗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和美国缓和关系、解除制裁、恢复经济。 这就像是在说,伊朗的外交重心很明确,就是冲着解决经济困局去的。谁能更有效地帮伊朗解决这个难题,伊朗就会更重视和谁的关系。 中国是伊朗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总统的信也暗示了,如果跟中国合作不能很快带来伊朗急需的经济解困效果,那么伊朗就会把更多精力投向西方,去寻求和美国改善关系。 说伊朗总统这封信是要挟中国,可能有点严重了。但确实透露出一种现实的压力。伊朗现在日子很难过,急需摆脱经济困境。 总统的信,是在告诉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伊朗的选择会基于谁能更快、更有效地帮到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之前也回应过伊朗总统的表态,说中方愿意和伊朗相互支持,但同时也提到要“稳步推进”合作。这话很实在,意思是合作要一步步来,要讲实际效果,双方都要努力增进信任,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所以,伊朗总统这封信,更像是在亮明伊朗当前最急迫的需求和它可能的外交走向。它提醒各方,尤其是中国,伊朗现在最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实际帮助。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会影响伊朗未来外交重心的倾斜。
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网曝: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抢在伊朗外长访华前发表了一封公开
【26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