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25年7月10日,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直接掀翻了全球科技圈的牌桌,对战略金属锑和镓的出口管制再度加码,力度远超去年稀土管控的“初版”。 这可不是普通的贸易调整,而是掐住了5G基站、新能源车、军工导弹的命门材料。 中国手握全球90%以上的镓供应和近半锑产能,这一招精准打在了欧美“去风险化”的七寸上。 镓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脊梁”,42%用于制造氮化镓、砷化镓等尖端芯片材料,5G基站和军用雷达没了它直接瘫痪。 锑则是阻燃剂和导弹红外导引头的核心原料,军工产业链连呼吸都要看它的脸色。 更致命的是,欧美本土产能重启至少需要3-5年,眼下库存只够撑半年。 消息一出,伦敦金属交易所镓价单日暴涨18%,美国国防部连夜召开供应链安全会议。 中国这步棋看似突然,实则铺垫已久,2024年11月更新的管制清单早已新增砷化镓、锑化镓等衍生物项,今年6月更将钨、镁制品纳入管控网。 反观美国,过去三年把140多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连芯片设计软件都断供。 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刚砸下百亿欧元想摆脱对华依赖,转头发现连原材料的矿渣都难求。 这场博弈早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科技霸权与资源垄断的生死局。 最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选择,就在G7峰会宣布组建“稀土联盟”的第三周,中国用锑镓管制给出了最硬核的回应。 不同于稀土的“钝刀割肉”,镓的全球消费量90%依赖中国出口,锑在军工领域的不可替代性甚至超过稀土,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尔公开承认:“我们低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连锁反应。” 市场恐慌背后藏着更深的隐患,中国锑储量仅占全球30%,但产量高达48%,储采比不足20年。 镓虽储量占68%,但提取成本是铝的50倍,这场博弈本质是“中国用短期资源消耗换取技术突围时间”。 荷兰ASML悄悄向欧盟施压:“如果拿不到镓,EUV光刻机产量将腰斩。” 全球科技产业链正站在悬崖边上,中国管制政策刚落地,苹果供应链已开始评估掺镓芯片的备选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紧急启动锑储备拍卖。 但现实很骨感:美国本土镓产能年产量不足200吨,而中国年出口量超4000吨,欧盟规划的6座稀土分离厂还没动工,新的原材料危机又压顶而来。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会改写科技霸权规则,过去西方用技术卡脖子,现在中国用资源反制;过去芯片是王牌,现在原材料成了“王炸”。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问:“当资源霸权遇上技术霸权,谁会先眨眼?” 官方信源: 中国商务部《关于对镓、锑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2025年7月10日)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全球关键矿产报告》 欧盟委员会《关键原材料供应链风险评估》(2025年4月) 智研咨询《全球镓产业链供需白皮书》(2025年6月)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猫猫背茹茹
2025-07-17 17:40:09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