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有期徒刑18年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在2016年终于刑满释放,谁料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女人并非妻子,而是小他28岁的小姨子……
2016年9月27日,湖北洪山监狱门口,一位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慢慢走出高墙,他的身形瘦削,脸上布满风霜,曾经在镁光灯下意气风发的“中国首富”,如今只剩沉默与倦意,他叫牟其中,18年前因信用证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昔日的南德集团早已烟消云散,站在监狱门外迎接他的,并不是亲人,也不是朋友,而是一个女人——夏宗伟,曾是南德的一名普通秘书,也曾因他入狱,如今却是他唯一的等待者。 牟其中出生于1941年,家在四川万县,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银行家,生活条件优越,小时候,他喜欢听评书,那些江湖豪杰、翻云覆雨的故事在他心里种下了不安分的种子,上学时他成绩并不出众,却有一副能说会道的口才,20岁那年参加高考,名落孙山,想当记者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他不甘心,辗转到武汉求学,没过半年因出身成分问题遭清退,又想去新疆读书,结果学校停办,几番折腾后,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乡,进入万州玻璃厂当了一名烧锅炉的工人。 每天在机器轰鸣的厂房里,他一边干活,一边读《资本论》,还组织了一个“马列主义研究会”,那些年他言辞激进,常常写文章批评现实,1974年因为撰写《中国向何处去》被捕入狱,在看守所,他曾自己动手做出假地道模型,往纸盒里塞蟑螂,幻想着越狱,服刑五年后,他在1979年出狱,刚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 彼时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萌芽,机会遍地都是,他从亲戚那借来300元,摆了个小摊,挂牌“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第一年,他倒卖重庆的座钟去沿海城市,赚了八万元,成为当地最早的万元户,生意越做越大,但政策仍不明朗,1981年,他因“投机倒把”再次锒铛入狱,这次的打击比上一次更重,连妻子杜宗莲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第二次出狱后,他在重庆重新起步,这时,夏宗琼出现在了他的人生中,这位女会计原本因单位财务问题被牵连,也在狱中服刑,出狱后,两人结为夫妻,一起创建南德集团,从最初的倒卖旧设备起家,再到把进口冰箱翻新销售,他们赚到了第一桶大钱,仅冰箱一项就盈利1500万元。 真正让牟其中声名鹊起的是一桩“以罐头换飞机”的交易,1989年,他在火车上听人闲谈苏联急需日用品,灵机一动,开始与苏方接洽,他拿出500车皮罐头和轻工业品,从苏联换回了四架图-154客机,这桩惊世骇俗的生意一时传遍全国,他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世界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国内媒体称他为“中国首富”。 南德集团在重庆的总部高楼林立,银行争相为他提供贷款,最大一笔达到七百万元,他的商业野心也随之膨胀,从开发满洲里特区,到提出炸开喜马拉雅山打通南亚,再到规划跨海高速连接上海宁波,每一个计划都震惊世人,但没有一个真正落地,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实业经营,而是试图以一己之力重塑国家经济格局。 随着疯狂扩张,资金链开始吃紧,而他依旧沉浸在宏大蓝图中,此时,夏宗琼逐渐对他的行为感到担忧,她是理性的财务人,无法再接受这种近乎赌博式的经营方式,最终,两人协议离婚,由于事业需要,这段婚姻解体得悄无声息,夏宗琼带着儿子远赴德国,彻底退出牟其中的世界。 失去了合伙人和家庭的牟其中,继续孤注一掷,1997年,一位北大博士出版《大陆首骗牟其中》,将南德的问题公之于众,两年后,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在武汉被捕,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写给朋友的信,拜托照顾孩子,2000年,他被判无期徒刑,南德集团也被罚款500万元。 牟其中再度入狱,这一次,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黑夜,南德大厦门可罗雀,昔日的辉煌一夜崩塌,而就在众人都以为他彻底被遗忘时,夏宗伟出现了,她是夏宗琼的妹妹,曾在南德当秘书,也因案件被牵连入狱两年,出狱后,她没有切割关系,反而开始为牟其中申诉奔走。 十八年间,她多次探监,整理材料,甚至担任牟其中的代理人,帮助他争取减刑,每一次探监,她都带去最新的政策、法律文件,耐心倾听牟其中的设想,申诉书一摞摞堆在家里,生活费靠朋友接济,她却从未抱怨,外界对这段关系议论纷纷,但她始终没有回应。 2016年,牟其中因表现良好改判为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彼时的他,身体已经严重衰退,脑溢血后遗症让他说话含糊不清,体重只剩当年的一半,但他仍然不服老,出狱当天便宣布要重建南德集团。 信息来源:牟其中唯一代理人夏宗伟:我不管他,他一个老人怎么办?.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