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向女友崔静求婚成功,但是登记结婚那天,他却拉着战友的妻子去办结婚证,崔静知道后不仅不怪他,反而对他更好。 徐沛东生于福州普通人家,五岁开始学钢琴,手指在琴键上磕磕绊绊,后来却弹出流畅旋律。考进音乐学院,他整天泡在宿舍里写乐谱,桌上堆满草稿,煤油灯熬到深夜。毕业后他在福州艺术单位工作,凭着一首《爱我中华》火遍全国,歌声里满是家国情怀,排练大厅掌声不断。他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感情全藏在音乐里,作品总能让人心里一震。 崔静是北京姑娘,家里书香气浓,书房里古籍摆得整整齐齐。她从小练扬琴,手指拨弦,琴声清脆得像山泉。她在艺术团当扬琴手,演出时一袭素色长裙,台下观众安静得连呼吸都放轻。她的演奏总能让人沉醉,鲜花常堆满后台。她家境好,父母把她当宝贝,盼她留在北京,过安稳日子。 徐沛东和崔静的缘分起于歌剧院实习。那会儿他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在排练场当助手,崔静则是扬琴手。两人第一次碰面,他被她专注拨弦的样子吸引,愣了好几秒。她练完一曲,他鼓起勇气递了瓶汽水,手还有点抖。实习结束,他回了福州,脑子里全是她弹琴的影子,整个人蔫了吧唧,乐谱也写不下去。 一年后,舞剧《莲花灯》让两人再碰头。徐沛东当指挥,崔静弹扬琴。排练时,他站在台上挥指挥棒,她在台下拨琴弦,眼神偶尔对上,空气里有点不一样的气氛。排练空隙,他们聊乐谱,聊音乐,渐渐熟络起来。有次搬扬琴箱,他手不小心划破,崔静拿出手帕帮他包扎,动作轻得像怕弄疼他。演出结束后,他在剧院外鼓足勇气表白,崔静点头同意,两人的恋情就这么开始了。 可这段感情没那么顺利。崔静爸妈听说女儿找了个福州的穷小子,急得不行,觉得两地太远,徐沛东家境一般,配不上自家宝贝闺女。亲戚朋友也劝,说北京好小伙多得是,干嘛选个外地人。徐沛东那边也不省心,他爸妈觉得北京姑娘娇气,怕儿子吃亏,还四处托人给他安排相亲。徐沛东烦得不行,每次推掉相亲就给崔静打电话。终于有天,他在电话里急了,说要结婚,崔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登记那天,麻烦来了。崔静被艺术团排练拖住,走不开。徐沛东急得抓耳挠腮,结婚证这事不能拖,机会难得。那年代,结婚证不贴照片,他灵机一动,想到战友李明的妻子张兰。张兰人在北京,年纪跟崔静差不多,徐沛东赶紧打电话联系。李明听完他的主意,乐得拍桌子,张兰也爽快答应,觉得这事挺有意思。他把这想法跟崔静一说,她愣了下,笑着同意了,没半点不高兴。 登记当天,徐沛东和张兰去了民政局。大厅里人挤人,工作人员翻户口本,问了几句,盖了个章,结婚证就到手了。徐沛东拿着那张薄薄的纸,松了一口气。这证上是他的名字和崔静的名字,可站在他旁边的却是张兰。这事搁谁身上都觉得离谱,可崔静知道后没责怪,还说相信他,让他安心。这种信任在那个年代,显得特别珍贵。 婚礼定在大连徐沛东老家,院子里挂满红灯笼,邻里挤满桌子,热闹得不行。婚车没按时到,徐沛东急得满头汗,临时找了辆货车,车厢里还有稻草味。崔静穿着红旗袍,踩着高跟鞋爬上车,没半点嫌弃。
1981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向女友崔静求婚成功,但是登记结婚那天,他却拉着战友的
历史破局者
2025-07-17 14:54:37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