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的日子过得实在憋屈——外资撤离速度比季风还急,96%的外资项目说停就停;国内更像着了火,农民举着拖拉机堵国道要补贴,工人扛着工具蹲工厂门口要欠薪;跟巴基斯坦在边境刚掰扯完,军事装备又闹了笑话,被网友调侃"阵风战机不如拖拉机耐造"。最扎心的是,一直当"舔狗"巴结的美国,非但没递梯子,还拿农业做要挟:要么开放农产品市场,要么别想拿更多军援。这会儿印度才算回过味:合着当小弟没好果子吃,找中国合作说不定能喘口气? 网上最近冒出个热乎建议:咱们得在南亚次大陆搞个"专属出海口",绕开马六甲海峡,把商品直接铺到印度洋。这想法听着提气,可细琢磨得打几个问号。南亚地缘像盘乱炖,印度本身占着半岛C位,巴基斯坦卡着西边咽喉,孟加拉国挤在东边三角洲,随便插一脚都得考虑地缘平衡。再说"倾销商品"这事,中印贸易额刚破千亿,印度对华逆差常年挂在嘴边,真要搞大规模商品输出,得先过印度本土产业保护这道坎——去年印度刚加征了20%的电子元件关税,咱们的手机厂商可没少头疼。 美国这些年给印度的"甜头"早该看明白:卖点过期武器就算"盟友支持",施压开放市场才是真心话。印度现在转向中国,本质是现实主义的再平衡——既不想完全得罪美国,又得找条新出路。但合作从来不是"谁依附谁",中印作为两个十亿级人口大国,真要联手,得先解决边境问题这个心结,再谈产业互补。至于网友说的"出海口",倒不如先把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这些现有合作项目做扎实,比另起炉灶更实在。 国际关系不是过家家,印度要找合作对象,中国要拓展市场,都得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慢慢磨。与其急着画"出海口"蓝图,不如先把中印贸易里的关税壁垒降一降,把边境的士兵撤一撤——毕竟,真正的合作,从来都从诚意里长出来。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事儿,发生在印度,一点儿也不奇怪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