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调停叙南部冲突又要帮倒忙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军方目标发动空袭后,局势引发广泛关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随后宣称,已与以色列和叙利亚就结束冲突的具体步骤达成一致。然而,国际社会对美国调停的真实意图及实际效果普遍存疑,担忧其介入可能适得其反。
自 2014 年起,美国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驻军叙利亚,实则通过控制油田资源、扶持亲美武装等方式干预叙利亚政治进程,以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与能源利益。这种军事存在不仅未缓解地区冲突,反而加剧了叙利亚的主权分裂。例如 2024 年,美以联合空袭叙利亚政府军,名义上针对恐怖组织,实则削弱叙利亚军事实力,为亲以色列势力扩张创造条件。此类双重标准的行为,使叙利亚及其他中东国家对美国调停的和平诚意深表怀疑,认为其核心目的仍是维护自身地缘利益。
尽管叙利亚现政府已转为 HTS 组织为首的过渡政府,美国也解除了对叙利亚的制裁,但在以叙矛盾中,美国的立场依旧难以摆脱倾向性。美国长期与以色列保持紧密盟友关系,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对其给予坚定支持,同时曾对叙利亚实施长期制裁,这一系列举措加剧了以叙双方的对立。2024 年约旦美军基地遇袭后,美国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指责伊朗,并对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动报复性打击,这种单方面行动彻底破坏了调停所需的中立基础,导致叙利亚对美国的 “和平倡议” 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中东局势的复杂性远超单一冲突范畴,涉及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俄罗斯等多方势力的战略博弈。美国在调停中需平衡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同时防范伊朗影响力扩大,这种双重诉求使其陷入困境。例如,内塔尼亚胡政府曾试图通过激化冲突迫使美国介入,而美国则因国内大选压力与反战舆论陷入两难。在此背景下,美国的调停难以兼顾各方核心诉求,更可能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美国宣称达成的停火协议,其实际效力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历史经验表明,美国主导的调停常因利益优先原则而失败。2025 年以伊冲突短暂停火后,伊核问题谈判僵局依旧,冲突隐患持续存在。此次叙利亚局势若无法解决主权完整、戈兰高地归属等核心问题,短期停火恐难维系。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多次谴责美以侵犯叙利亚主权,国际社会的监督压力也在考验美国调停的诚意。
本质而言,美国调停以叙冲突是一场充满矛盾的平衡术。其虽以 “和平” 为旗号,却难以摆脱干预历史、利益纠葛与盟友偏袒的束缚。在信任缺失与地区博弈的双重制约下,调停前景充满变数。若美国不能摒弃偏见、推动公正解决方案,所谓 “调停” 或将沦为加剧中东动荡与分裂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