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一方被击败才会彻底结束。俄罗斯前总理斯捷帕

世界讯报风 2025-07-17 01:19:00

仗打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一方被击败才会彻底结束。俄罗斯前总理斯捷帕申对外公开表示,关于乌克兰以及西方想要俄罗斯撤出新地区,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斯克,卢甘斯克几乎不可能。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局势却越来越僵,谈判桌上啥也谈不下来。俄罗斯前总理斯捷帕申最近放话,乌克兰和西方想让俄罗斯撤出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这些新地区,门都没有。这仗打到现在,真的是不分出个胜负不罢休吗? 要我说,俄罗斯咬死不松口,根子上还是安全焦虑在作祟。当年北约东扩,乌克兰一门心思往西方怀里钻,直接把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区给掏了。你想想,要是北约的导弹部署到基辅,莫斯科的防空警报就得24小时响个不停。 所以俄罗斯才拼了命要在乌克兰东部划出“安全地带”——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卡在第聂伯河两岸,拿下这里就能掐住乌克兰的水上命脉;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俄语人口占多数,俄罗斯早把这儿当成“自家后院”了。 更关键的是,这几块地方攥在手里,俄罗斯就能把克里米亚和本土连成一片。当年克里米亚公投后,俄罗斯花了几百亿修刻赤海峡大桥,就是为了把黑海舰队的补给线攥稳。要是现在放弃扎波罗热,等于把克里米亚的咽喉暴露在乌军炮火下,这种赔本买卖,普京怎么可能干? 乌克兰这边也铁了心要翻盘。西方源源不断的军援就跟输血似的,让乌军死咬着战线不松手。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德国的“豹2”坦克、法国的“凯撒”榴弹炮,全往前线堆。 更绝的是,西方还给乌克兰提供卫星情报,俄军的调动刚出基地,乌军的炮弹就追着屁股炸。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怎么可能乖乖接受现状?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仗打到第三年,人家早就把经济调成“战时模式”了。西伯利亚的油气通过中俄管道哗哗往中国送,印度更是敞开了买打折原油,西方的制裁反倒成了俄罗斯和东方绑得更紧的催化剂。更绝的是,俄罗斯把军工产能全开,T-90M坦克和“柳叶刀”无人机的产量比战前翻了三倍,前线消耗多少就能补多少。 最让人头疼的是,双方都骑虎难下了。乌克兰要是认怂割地,那二战后确立的领土完整原则就彻底崩了,以后小国还怎么在大国夹缝里生存?俄罗斯要是撤军,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能把克里姆林宫掀了,普京的政治根基也就塌了。这种情况下,谈判桌上的筹码早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其实,真正的困局在欧洲。德国为了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花了几千亿欧元建LNG接收站,结果气价还是涨到天上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老百姓天天上街抗议。法国更惨,核电站老化导致电力短缺,冬天连暖气都不敢开足。可就算这样,欧洲还得勒紧裤腰带给乌克兰送钱,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能撑多久? 最有看头的是中国的角色。王毅外长最近跑了趟莫斯科和基辅,明里暗里劝双方坐下来谈。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里,既强调尊重主权,又要求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这种不偏不倚的姿态,反倒让西方坐不住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赶紧跳出来说“中国在帮俄罗斯”,可谁都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在乌克兰还有几十亿投资,真要把俄罗斯逼急了,欧洲的能源危机只会更惨。 现在的局势,就像两头红了眼的公牛顶在一起,谁先松劲谁就输。俄罗斯用“特别军事行动”的名义把战争拖成持久战,乌克兰靠西方输血硬扛,可苦的是老百姓。扎波罗热核电站三天两头停电,赫尔松的农田因为战火没法耕种,顿巴斯的城市成了废墟。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可能谁都赢不了,但输得最惨的,肯定是那些被裹挟在大国博弈里的普通人。 未来的路怎么走?要么一方彻底打崩另一方,要么出现第三方力量打破僵局。但眼下看,这两种可能都渺茫得很。或许只有等到双方都打不动了,才会想起谈判桌——但那时候,乌克兰东部的土地上,可能已经埋了太多年轻人的尸骨。 这场战争,终究会成为欧洲伤疤上的一道裂痕,提醒所有人:在大国角力的棋盘上,小国的命运从来都是最脆弱的那枚棋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世界讯报风

世界讯报风

风驰电掣,推送国际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