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一句 "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但挖出来的稀土都得送到中国加工,"此话一出,美国人当时就破防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说到稀土,很多人以为那是中国的“独家资源”,其实并不是。美国也有稀土矿,而且储量不算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美国大约拥有190万吨稀土储量,差不多占全球总量的6%。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就是其中的代表,曾经还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之一。2024年,这座矿产出了4.5万吨稀土氧化物,占了全球12%。 听起来不错吧?可问题是——这些矿挖出来之后,90%以上还得漂洋过海运到中国来加工。这就好比美国自己种了麦子,但做不出面包,还得让中国当“面点师傅”。 为什么非得送到中国?难道美国就没这技术? 这还真不是偷懒,而是美国真干不过中国。稀土的开采不难,难的是后面的“精炼加工”环节。 别看矿石一块一块挖出来像烂泥巴,但要把它们分离、提纯成可用的稀有金属,得经过上百道化学工艺,比如高温熔炼、酸洗分离、杂质剔除……这可不是家里熬汤那么简单。 这个过程门槛极高,稍有差池就可能污染土地、水源、空气。中国人是怎么搞定的?说白了就是几十年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用无数资金、技术、甚至环境代价换来的。 有人打了个比方挺形象:世界各国都有咖啡豆,但能做出香浓卡布奇诺的,就那么几家。而中国,正是那个“会调味、懂比例、掌控温度”的大师傅。 目前全球90%的稀土精炼都在中国,特别是重稀土这一块(比如钐、镝、铽这些名字听都没听过的金属),中国几乎是垄断级的存在。美国在这些材料的精炼上,产能为零,完全依赖进口。 当然,美国不是没想“翻盘”。这些年他们也挺着急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关键材料受制于人。尤其是国防部门,F-35战斗机光稀土就得用900磅,其中87%的原材料都依赖中国加工。更别提风电、手机、电动车,几乎都离不开稀土磁体。 特朗普时代就出台过政策,搞税收抵免、补贴磁体企业,每公斤还给补贴20到30美元。但结果呢?德州新建的磁体厂,到2025年产能才1000吨,连中国2018年的1%都不到。 更讽刺的是,厂里的原料还得从加州运到中国加工,再进口回来。折腾一圈,成本比直接买中国货贵三倍。 你说这样的生意,哪个资本家愿意做?有人就调侃,美国这是“自己有面粉,还得点外卖吃包子”。 美国不是没技术,而是不能做。一方面,他们自己立的环保标准太高,一修炼厂就要搞环评、净水、气体处理,一套设备下去,得花上亿,还不一定批得下来。加州那边光是复产一个矿,申请就拖了好几年。环保这块卡得死死的,很多项目不是被叫停就是自动流产。 另一方面是人力和制造成本高。中国稀土厂的工人一个月几千块工资,美国这边招工年薪起步就得六七万美元。做出来的产品还不如中国便宜,竞争力压根没法比。 结果就变成了:想自己搞,搞不了;靠别人,又怕被掐脖子。这才是美国真正焦虑的地方。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只是会加工稀土,而是把整个上下游产业链都做起来了。 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这些都要用到高性能永磁材料。全球80%的钕铁硼永磁体产自中国。你就算在非洲挖到了稀土矿,最后还是得送到中国来做成磁体再装进产品里。 这就不是“谁家有矿”的问题,而是“谁会用矿、谁把矿变成高价值产品”的问题了。你想做个高端电动车电机,就得买中国的磁体,换句话说,稀土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全被中国拿下了。 其实过去这几十年,美国曾是稀土产业的主导者,但后来嫌污染、嫌赚钱少,就把这块产业链“甩”给了中国。结果中国一边承担污染代价,一边技术越练越熟,等美国想“夺回来”,已经晚了。 这就像肌肉一样,你长期不用,它就萎缩了。而中国恰恰是那种每天“撸铁”的选手,不光强壮,还熟练。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说的:“真正稀缺的不是稀土,而是加工稀土的能力。” 有些人看到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就喊“脱钩”、“制裁”。但说到底,稀土这事还是全球产业链协同的产物。 你有矿、我有技术,大家各做各的,是正常的分工。如果每个国家都非得从挖矿到做磁体全自己来,那全世界的产业成本、污染排放都会飙升,得不偿失。 其实解决方法也不是没办法,比如可以联合开发更绿色的提炼工艺,推动加工厂环境标准升级,中国也不是不愿意分享技术,但前提是公平、合作、尊重彼此的优势。 最后说一句:马斯克那句“全世界都得送到中国加工”,确实有点刺耳,但确实也是实话。 要想解决问题,美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关税,而是更多实打实的技术投入,更重要的是得承认:中国在这条全球链条中,已经不是“制造工人”,而是“产业大脑”
马斯克一句"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但挖出来的稀土都得送到中国加工,"
小嘴巴侃军事
2025-07-16 21:57:35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