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文:朱温最理想的接班人,后梁抗衡李存勖的唯一希望 这人其实不是朱温的亲儿子,

历史萌乐站 2025-07-16 21:25:53

朱友文:朱温最理想的接班人,后梁抗衡李存勖的唯一希望 这人其实不是朱温的亲儿子,是早年收养的养子。 可朱温对他的疼惜,比亲儿子还甚。 朱温出身草莽,靠兵变推翻唐朝建了后梁,自己打仗猛如虎,治理国家却糙得很,朝堂上天天鸡飞狗跳。 朱友文偏不一样,他从小读书识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处理起政务来条理分明,连朱温最头疼的财税、粮草问题,他都能理得清清楚楚。 那会儿朝臣私下都说:“梁主是猛虎,朱友文是驯虎的缰绳,有他在,这江山才能稳得住。” 朱温的亲儿子们呢? 一个个要么像他爹一样只会舞刀弄枪,要么沉迷酒色不问政事。 二儿子朱友珪性子暴戾,动不动就拔剑砍人;三子朱友贞胆小懦弱,遇到事只会哭哭啼啼。 对比之下,朱友文简直是老天爷给后梁送的救星——他既能跟着朱温在军营里看地图议军情,也能在朝堂上安抚百官、推行新政,文武两端都拿得出手。 朱温晚年常拍着朱友文的肩膀说:“我打下来的江山,将来就得靠你守着,那些虎视眈眈的邻居,尤其是北边的李存勖,只有你能应付。”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当时后梁的日子并不好过,北边的李存勖正憋着一股劲要报仇——李存勖的爹李克用跟朱温斗了一辈子,临死前还嘱咐儿子要灭了后梁。 李存勖年轻气盛,打仗狠得像头狼,手下的晋军更是精锐,好几次把后梁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朱温自己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看着李存勖一天天壮大,急得夜里直骂娘,心里清楚,自己百年之后,能扛住这头狼的,放眼整个后梁,只有朱友文。 朱友文也确实没让人失望。 他在东都开封坐镇时,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粮仓里的粮食堆得冒尖,连军队的军械都添置了不少。 有次李存勖派兵偷袭边境,朱友文接到消息,没等朱温下令,自己带着禁军就赶了过去,设下埋伏把晋军杀得大败而逃。 消息传到朱温耳朵里,老头高兴得直捋胡子:“我儿有这本事,我死也瞑目了。” 那会儿朝堂上,不少老臣都盼着朱友文赶紧继位,觉得只要他掌了权,后梁跟李存勖还有得拼。 可谁能想到,这份器重最后竟成了催命符。朱温的亲儿子朱友珪,眼瞅着老爹把所有好机会都给了养子,心里早就妒火中烧。 他觉得自己是亲儿子,江山凭什么给个外人? 加上朱友珪平时在外面胡作非为,被朱温骂过好几次,心里又怕又恨,总琢磨着怎么把朱友文拉下马。 朱温晚年病重卧床,脑子却还清醒,知道自己没多少日子了,就偷偷让人去叫朱友文回洛阳,想把皇位托付给他。 这事偏巧被朱友珪的眼线知道了,朱友珪连夜带着心腹闯进皇宫,一刀结果了朱温的性命。 杀了老爹还不够,他怕朱友文回来算账,又马不停蹄派人去开封,把正在处理政务的朱友文也给杀了。 朱友文一死,后梁算是彻底没了主心骨。 朱友珪篡位后荒淫无道,没几个月就被弟弟朱友贞推翻,可朱友贞比他还窝囊,既没本事打仗,又不会安抚朝臣。 李存勖听说朱友文死了,高兴得在军营里摆酒,说:“后梁没了这根顶梁柱,我灭它易如反掌!”果然没过几年,李存勖带着晋军长驱直入,直接打进了洛阳,后梁就这么亡了。 后人都说,朱友文是后梁最后的希望。 他若不死,凭着他的才干和威望,至少能跟李存勖周旋几年,未必会让后梁落得那么快亡国的下场。 可乱世里的权力场就是这样,亲爹的偏爱护不住他,满身的才干也敌不过背后的冷刀。 朱温一辈子算计别人,最后却没算到亲生儿子会为了皇位杀父杀兄,而他最看好的接班人,终究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历史萌乐站

历史萌乐站

萌乐相伴,感受历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