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运输机飞德国,特朗普喊打喊杀,俄乌局势要变天了? 乌克兰的安-124又飞了,这回目的地是德国。俄军口口声声“掌控乌克兰领空”,结果呢?飞机从自家门口起飞、穿过波兰、落在北约主场,全程畅通无阻。 这可不是个载人航班,是全球能运坦克、扛导弹的大家伙——装一车“火药味”不在话下。可重点从来不是它装了啥,而是它飞了,飞得出去,还落得下。你说俄军防空网没漏洞?那这叫啥? 背后是谁给它开绿灯的?八成就是德国。最近北约会议上那副“我押乌克兰”的架势已经够明显了。 这么大的机型单飞,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像是北约故意挑明:我能飞,你拦不住。 不等人消化完这个信号,特朗普那边立马扔出了他口中的“重大声明”——对俄罗斯挥舞关税大棒。 你要说这真是个“新花样”,那还真高看他了。 说到底,还是那三板斧:征税、供武、制裁。就像一部老片翻拍第九次,剧情还一模一样。 特朗普的逻辑一贯清奇:不管世界有多复杂,高关税总能解决问题。这次说得更狠:“50天之内不达成协议,就给你加100%关税,甚至还有‘次级关税’。”啥叫“次级”?没人知道,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好——留条退路罢了。 可问题是,美俄之间还有啥能征税的贸易?能源不买了,高科技禁了,正常商品贸易微乎其微。你总得有东西征,才谈得上“税率”吧?对着空气加100%,也得有空气才行。 所以俄方对这套声明,大概率是耸耸肩就过去了。 真要警惕的,是那“次级关税”背后的暗箭——不是冲着俄罗斯来的,是奔着谁还在跟俄罗斯做生意去的。也就是说,中国、印度,还有那些嘴上义正词严、私下悄悄买油的欧洲国家,全在潜在制裁名单里。 不过,这种事中国早见怪不怪。美方拿制裁当常规操作,我们这边的应对手段也早就准备齐全。真逼急了,只会加速“去美元化”,让中俄结算系统彻底独立出去。 至于印度和欧盟,情况就有点微妙。一个是美国一直想“拉拢”的“中间派”,一个是美国传统“盟友”。你现在对这俩动刀子,是想让他们跑得更快吗?特朗普这一刀,很可能又是砍在自己人身上。 所以,纸面上这场“征税风暴”雷声大、雨点不一定下得来。真正让俄方皱眉的,是另一边——军援。 前面说的那架运输机可不是白飞的,它很可能标志着一个新的军援模式已经开启。特朗普放话说:“美国出最好的资源,由北约协调,支持乌克兰。” 这话的潜台词听懂没?美方打算把掏钱的活甩给欧洲,自己只负责卖货。德国、芬兰、丹麦这些国家已经陆续表态,准备把武器和钱一起送过去,乌克兰要啥有啥。 这一招妙就妙在——美国表面“省心省力”,但最后的军火钱,还是进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账本,典型的“躺着收租”。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现在最要命的就是防空。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隔三差五就来敲门,乌军拦截系统已经快被打穿了。 如果“爱国者”系统、NASAMS、天弓、弹药啥的都能如数到位,乌克兰守得住大后方,那俄军空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到时候就只能打阵地战,正面碰撞的成本和难度成倍上涨。 更麻烦的是,这种援助不会只是“保命”性质,它也极有可能提升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换句话说,不光能防,还能打回来。这意味着俄乌前线可能迎来一波“你来我往”的新消耗战。 局势会不会逆转?未必。但这场仗肯定拖得更久、更狠、更耗。 别忘了,特朗普前段时间还在说自己要“调解和平”。现在倒好,话没过半个月,立场来了个180度大拐弯,摆明了要打到底。 这也让泽连斯基政府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时间、火力和空间。他们现在要的不是谈判桌上的“和平协定”,而是战场上能打出筹码的胜利。 而俄罗斯这边,如果后方基础设施频繁遭打击,士兵伤亡持续上升,想必也不会继续“耐心”下去。普京的下一步动作,大概率是更激烈的报复,或者更强硬的动员。 最后,这笔账最倒霉的,还是欧洲。 一边咬牙掏军费当美军白手套,一边被俄罗斯当成主攻方向,关键还得陪乌克兰打到底。安全环境没变好,反而因为深度捆绑变得更加脆弱、更加不可控。 说到底,这架安-124能飞多远,倒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这架飞机背后牵出了什么样的利益链、战线图,以及一群“没得选”的国家。 这场局,不止乌克兰要撑,欧洲也跑不掉,而美国,已经坐上看台卖门票了。 参考资料: 乌克兰上空的奇迹,俄罗斯怒不可遏:安-124从基辅飞往德国菜比锡-凤凰网 德国对导弹援助松口?乌“神秘飞机”立刻冲破封锁,俄军没拦住-凤凰网
普京收到美国通牒!俄720架军机夜袭乌克兰,中俄密谈释放三大信号特朗普突然对俄
【13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