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坤远赴西藏,只为求见一位活佛——希阿荣博堪布。他站在佛前,语气低沉而困惑地

皮蛋说娱乐 2025-07-16 15:23:36

演员陈坤远赴西藏,只为求见一位活佛——希阿荣博堪布。他站在佛前,语气低沉而困惑地问:“我已经拥有了钱、名、利,可为什么心里却越来越空虚?

越来越痛苦?”面对这个灵魂深处的提问,堪布没有急于作答,而是缓缓地给他讲了一个来自《次第花开》中的故事。 那时候的陈坤,刚凭《金粉世家》《画皮》坐稳一线小生的位置,银行卡里的数字后面跟着一串零,出门有保镖开路,粉丝的尖叫能掀翻机场顶棚。

可他总在深夜惊醒,看着天花板发呆——剧组庆功宴上推杯换盏的笑脸,散场后就变成模糊的影子;时尚杂志封面上的精致妆容,卸了妆只剩眼下的青黑。

有次在香港颁奖礼后台,他听见两个新人议论“陈坤现在红,可谁知道能红多久”,那一刻,手里的奖杯突然沉得像块石头。 希阿荣博堪布讲的故事,主角是个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那人怀里揣着满满一袋金币,却渴得快要晕倒,他总觉得前面一定有片大湖,不肯喝路边洼地里的积水,最后倒在离水源不远的沙丘后。

“人往往像他这样,”堪布的声音很轻,带着经堂里酥油的味道,“紧紧攥着以为能带来幸福的东西,反而被这些东西困住了脚步。” 陈坤听到这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藏袍的边缘。

他想起刚火的时候,妈妈打电话说想换个大点的房子,他立刻全款买了套别墅,可搬家那天,妈妈摸着空荡荡的客厅叹气:“还是以前的老房子好,邻居能串个门。”

他那时不懂,只觉得是妈妈舍不得花钱,直到后来自己站在别墅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花园里无人打理的杂草,才突然明白——有些东西,堆得越多,心里的缝隙越大。 堪布没再多说,只是递给陈坤一本手抄的《次第花开》,书页边缘已经磨得起毛。

陈坤在寺里住了七天,每天跟着僧人们一起早课,听经声在山谷里回荡。有天清晨去打水,他看见一个小喇嘛蹲在溪边洗钵盂,阳光透过经幡照在水面上,碎成一片金箔。

小喇嘛抬头冲他笑:“水凉,却解渴,对吧?”那句话像根针,轻轻刺破了他心里的迷雾。 离开西藏前,他又去找堪布。这次没提名利,只说:“我想带些人来走走,不看风景,就走路。”后来,就有了“行走的力量”公益项目。

第一年组织志愿者在青海徒步,有个白领姑娘走了三天就哭着说“受不了”,陈坤把自己的登山杖递给她:“你试试别总想着还有多少公里,就看脚下的路。”

那姑娘后来在日志里写:“走到第五天,突然发现不用刷手机也能踏实,原来安静的时候,心里会自己长出东西。” 这些年,陈坤接戏越来越少,却总在社交平台发些徒步的照片:队员们晒黑的脸,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帐篷外的星空。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放着高片酬不赚,跑去遭罪。

他在一次访谈里回应:“以前总觉得赚够钱就能安心,后来才知道,心不安,住金窝也像在流浪。”他书房里一直摆着当年从西藏带回来的那本《次第花开》,扉页上有他写的一行字:“热闹是给别人看的,安静才是给自己的。” 其实不止陈坤,我们身边太多人都在经历类似的困惑。

熬夜加班拼业绩,拿到奖金却没心思庆祝;攒钱买了大房子,却总在加班到深夜时,看着空房子发呆;朋友圈里晒着美食旅行,转头却对着手机叹气。你说,人拼命抓住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支撑还是枷锁? 希阿荣博堪布在书里写:“痛苦源于执着,而执着的背后,是误以为‘得到’就能永恒。”

陈坤的幸运,或许在于他在名利最盛时,敢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可更多人,是不是还在那条看似热闹,却越走越空的路上停不下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5
皮蛋说娱乐

皮蛋说娱乐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