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内鬼,抓间谍,当务之急!7月3日,上海的科技人才徐泽伟,夫妻二人前往意大利旅游,刚踏上意大利米兰,徐泽伟就被当地警方抓捕,他们说是奉命行事,也就是听从美国指令! 7月3日这天,对于上海人徐泽伟来说,本该是一场迟来的蜜月。他和妻子把七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长辈,从上海飞往米兰,准备弥补这份期待已久的浪漫。谁知,当飞机降落在马尔彭萨机场,迎接他们的不是托斯卡纳的阳光,而是一副冰冷的手铐。 刚下飞机,徐泽伟就被意大利警方毫无征兆地逮捕了。理由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张联邦调查局(FBI)发出的国际逮捕令,指控他是一名黑客。米兰的浪漫气息还未及感受,他就被直接送进了监狱。 紧接着美国的指控来势汹汹,声称他在2020至2021年间,伙同一个黑客组织入侵了美国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网络,甚至窃取了新冠疫苗的研发数据。几天后,美国司法部正式公布起诉书,罗列了电信诈骗、身份盗窃等九项罪名,并要求将他引渡至美国受审。 随后在7月8日这天,在米兰上诉法院的首次听证会上,徐泽伟通过翻译坚决否认了所有指控,明确拒绝被引渡。他向法官解释,这很可能是一场乌龙,“我的名字在中国很普遍,也可能是有人盗用了我的社交媒体和邮箱账户。”他还提供了一个关键细节:自己曾在2019至2020年间丢过一部手机,怀疑个人信息正是那时被人冒用。 徐泽伟的妻子也当庭为丈夫辩护,她反复强调,丈夫只是一个普通的IT经理,“是个好人”,日常工作与网络安全根本无关。她向法官陈情:“我们来意大利只是为了度假,补上我们的蜜月,我们七个月大的女儿还留在中国。”朴素的证词,很难让人将眼前这位丈夫与所谓的“国际间谍”画上等号。 而他的辩护律师恩里科·贾尔达,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方指控逻辑上的荒谬。他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一个职业劫匪,会戴着自己的工牌去抢银行吗?”律师认为,专业的黑客或间谍,绝不会用与真实身份强关联的账号和证件去执行任务。这个常识性的疑问,让美方的指控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进一步看,案件本身也疑点重重。被指控的行为发生在2020至2021年,为什么美国偏偏等到2025年才动手?而且,徐泽伟的身份是一家半导体公司的IT经理,这个职业恰好与当下中国的关键产业政策高度重合,这也不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动机。 徐泽伟的遭遇,迅速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许多人很自然地想到了华为的孟晚舟,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回家之路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根刺。人们担忧,这会不会又是一起“莫须有”的指控,一次美国滥用“长臂管辖”打压中国科技人才的故技重施。 舆论场上,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忧心忡忡,认为“搞网络和高科技的人才,现在出国太危险了”,劝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谨慎出行。但也有另一部分人带着惋惜和不解,反问道:“美国五年前就发了通缉令,他自己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还敢往外跑,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言下之意,是徐泽伟个人对风险的评估不足。 不过,面对美国日益泛滥的“长臂管辖”,国际社会也并非束手无策。欧盟早有“阻断法案”予以对抗,英国和法国也相继出台法律,保护本国企业和公民免受其害。中国同样在积极反制,从2021年的《阻止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到之后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都亮明了态度。 这件事一经曝光,在网上迅速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称道:“做为国家的科技人员,为什么偏要出国旅游?明知山有虎而偏要向山行?不知道保护自己和国家机密?防范意识太差了。” 还有的网友说道:“实名制使任何个人信息不值几个钱,这种公民信息获得易如反掌,和平年代诈骗广告机构轰炸使人一辈子财富毁于一旦,战争年代定点清处只需一个无人机!” 眼下,徐泽伟的引渡程序仍在进行,他的个人命运依然悬而未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起案件,究竟会走向何方,它会成为又一个“孟晚舟式”的政治角力标本,还是会暴露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信源:中华网
查内鬼,抓间谍,当务之急!7月3日,上海的科技人才徐泽伟,夫妻二人前往意大利旅游
鉴清评趣
2025-07-16 15:17: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