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是全球工业的老大,钢铁、汽车、机床样样顶尖,工厂遍地开花,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可全球化浪潮一来,情况变了,美国企业发现把工厂搬到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比如日本、韩国,后来是中国,能赚更多钱。 于是钢铁厂、机电厂一个个外迁,美国本土只留下金融、高科技这些“高大上”的产业,这不是美国故意不要工业,而是经济规律在推手,企业为了利润把“脏活累活”甩给了别人。 但这甩出去的代价可不小,美国中西部的“锈带”地区,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经济一蹶不振,连社会问题都加剧了,比如贫富差距和地区矛盾。 工业能力不是说丢就丢,说捡就能捡回来,比如机床,美国曾经是世界顶尖,后来因为忽视投资和技术工人培养,市场让给了日本,没了这些基础产业,高端制造也得犯愁,原材料和零件从哪来? 有人觉得,美国要是进入战时状态,凭着强大的科技和资本,能迅速把工业拉回来,把中国远远甩开,可工业制造真有这么简单吗?现代制造业需要完整的供应链、熟练的工人、先进的设备,还有长期的技术积累。 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确实厉害,但基础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很严重,反观中国,产业链从原材料到成品,几乎啥都能造,美国呢?很多关键零部件得靠进口,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化,一旦战时供应链被掐断,工厂开工都成问题。 美国军工确实强,资金和技术都领先,但军工生产离不开基础工业,钢铁、机电、机床这些“低端”产业,是武器装备的命根子,没有它们,航母、战斗机能造出来吗? 二战时,美国能快速动员工业,靠的是强大的基础制造业和工人队伍,可现在美国连商船制造能力都大幅萎缩,中国的造船能力甩它好几条街。 美国年轻人更爱搞金融、IT,愿意进工厂的越来越少,技术工人短缺很严重,中国就不一样,工程师和技工队伍庞大,从高铁到芯片啥都能撑起来,美国想短时间内追上中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中国的工厂在电子、汽车等领域自动化水平已经很高,5G、物联网、人工智能用得风生水起。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断裂,美国、欧洲的工厂停摆,中国却能快速恢复稳住市场,这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物流体系,美国呢?供应链一断,原材料和零件都得抓瞎,这种韧性不是短时间能复制的。 制造业的较量不是光靠高科技就能翻盘,钢铁、机电、军工这些“低端”产业其实是现代工业的根基,中国的制造业不是靠吹牛,而是靠实打实的体系稳稳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
修竹崽史册
2025-07-16 14:43: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