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0岁的戈利高里在监狱里呆了103年,刑满释放时,记者问他最想做什么,他说:“洗个热水澡,然后找美女喝伏特加”。 出狱的那一刻,戈利高里站在监狱外的空地上,显得有些茫然。看守递给他一件崭新的灰色外套和50卢布,简单地握了握手。 周围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沙皇俄国早已烟消云散,苏联的红旗也已落下,俄罗斯正迈向一个陌生的现代社会。 街上的汽车、闪烁的广告牌,甚至路人手中的手机,对他来说都是来自另一个星球。 他不知道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更别提互联网的奇妙世界。他的世界,停留在1895年的那个夏日。 记者们围着他,话筒几乎怼到脸上。戈利高里却不慌不忙,笑着重复他的愿望:“热水澡,伏特加,还有个女人陪着。”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这一辈子没怎么见过女人,出来总得好好活一回吧?” 人群哄笑,但笑声背后,是对他坚韧生命的敬佩。103年的囚禁,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情。 他计划找份简单的工作,或许在小镇的集市上摆个摊,或者帮人修修东西。 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想找个老伴,过几天安稳日子,仿佛这一个世纪的牢狱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 19世纪末的俄罗斯,那是1895年,沙皇俄国正处于动荡前夜,农奴制的残余让乡村生活充满艰辛。 17岁的戈利高里是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头牛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那年夏天,他因为一头牛和邻居起了争执。年轻气盛的他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失手酿成大祸,导致邻居丧命。 沙俄的法律严苛但受宗教影响极深,死刑罕见,法庭判了他100年有期徒刑,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等同于终身的惩罚。 监狱坐落在西伯利亚的荒凉之地,寒风刺骨,牢房是个冰冷的石棺。里面只有一张硬邦邦的木板床、一个小桌,以及一个散发臭味的木桶。阳光几乎无法渗入,墙壁潮湿得能拧出水来。 每周一次的冷水澡是唯一的清洁机会,肥皂更是奢侈品,狱警常冷笑着说:“你这辈子都出不去,要那么干净干嘛?”这样的环境,足以让人精神崩溃。 更残酷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戈利高里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对外界一无所知。 十月革命的枪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苏联的崛起与解体,这些改变世界的巨浪,都与他擦肩而过。 他只知道,狱友来了又走,狱警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他依然被困在这片黑暗中。 早年间,他曾试图越狱。那是入狱后的第二年,年轻的他不甘心在牢里腐烂,冒险挖墙角,试图逃跑。可惜计划失败,狱方不仅没收了他的工具,还额外加了三年刑期。 这次失败让他明白,逃跑无望,唯一的出路是活下去,活得比判决书上的数字更长。 戈利高里为何能在监狱里活过一个世纪? 19世纪末的沙俄,医疗条件落后,普通人活到60岁已属不易。100年的刑期,实际上是当局希望他老死狱中的温和惩罚。 然而,20世纪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抗生素和基本卫生条件的改善,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戈利高里虽然身处恶劣环境,但监狱提供的粗糙饮食和规律作息,意外地让他避开了外界疾病和战争的威胁。 他曾对狱友说:“他们想让我死在这儿,我偏要活出去给他们看。”这种不服输的信念,支撑他度过无数个漫漫长夜。他甚至比逮捕他的警察、判他刑的法官活得更久。 戈利高里的103年,跨越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1895年,他入狱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刚刚登基,俄国还是个封建帝国。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而他仍在狱中浑然不觉。1940年代,苏联在二战中浴血奋战,他却在牢房里数着日子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他依旧被困在那个与世隔绝的角落。直到1998年,他才终于迎来了自由。 出狱后,戈利高里成了媒体的焦点。他的事被俄罗斯和国际报刊争相报道,有人称他为活着的化石,有人感慨他是不屈人性的象征。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120岁老人坐牢103年
1998年,120岁的戈利高里在监狱里呆了103年,刑满释放时,记者问他最想做什
谦与谦寻
2025-07-16 12:52: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