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时,广东省花县(现今广州市花都区)以地主恶霸罪判处抗日爱国名将、原国军少将师长宋士台死刑并立即执行。 宋士台万万没想到自己早于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之初不想打内战而退役经商,而且自己还对国家有抗日的功绩,居然也难逃一死。 1893年宋士台出生于台东,其家庭为晚清官僚家庭出身,其祖父宋怀美和父亲宋维钊都是清朝时期的地方中级官员,他是在父亲宋维钊任台东直隶州知州时所生。 长大后的宋士台考入保定军校,从此开启了宋家后人的军旅生涯。宋士台毕业从军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依靠军功一路从排长晋升至少将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士台任第4战区66军160师少将师长,在抗日初期,宋士台率领所部160师打出了不少硬仗,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南浔战役、平型关大捷等著名战役。 尤其是宋士台在南浔战役时,66军军长叶肇设计伏击日军,宋士台所部160师将日军101联队围困在江西牛毛尖、钵盂山一带。 日军101联队少将大队长饭冢国五郎在求援无望的情况下率部突围,饭冢国五郎先是派人屠杀了秀峰寺内所有的和尚,然后率部驻扎秀峰寺,以秀峰寺为临时指挥部,指挥联队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饭冢国五郎应日本战地记者邀请在战场上拍照摆军姿,正好被宋士台所部哨兵发现,随即哨兵用日本的三八大盖一枪击穿了饭冢国五郎的心脏,当场将其射杀。 饭冢国五郎死后,101联队立刻群龙无首,宋士台也立即率部对101联队进行围攻,这一战宋士台所部歼灭日军官兵500余人,缴获不少军需物资。 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得知这一消息后,曾特意给宋士台致电道贺,称:“南浔战役与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大捷鼎立而三”。 宋士台抗日战争期间,不仅英勇抗日,更为难得的是他十分尊重国共合作抗日同盟,即便蒋介石在抗日期间屡次暗中指示制造摩擦,破坏国共抗日同盟。 但宋士台却十分尊重中共抗日武装力量,不仅积极配合和援助中共抗日武装力量,还与新四军等各类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保持了友好关系,他此举曾深受中共认可和赞扬。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积极筹划打内战,为此宋士台的老上司余汉谋和叶肇都多次邀请他担任要职去负责与解放军作战。 但这些邀请都被宋士台拒绝,宋士台最后决定退役辞职,从此退出军政界,在退役时宋士台曾说过:“抗日杀敌,义不容辞;日军投降,我亦理应退伍。” 因此在1946年时,不愿打内战的宋士台从军界退役下野,靠着祖产在广州经商,此后宋士台一直致力于发展故乡花县,经常捐款浦桥修路,被当地人称为“宋活佛”。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都纷纷跟着蒋介石跑到了台湾。当时宋士台的旧部和一些还在国军任职的亲属都劝他去台湾,但宋士台认为自己自抗战胜利后就退役经商,从没与人民为敌,反而还为家乡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他拒绝跑到台湾,坚持留在大陆等待广东解放。 广东解放后,很快开展了镇反运动,这是由于解放初期,国内外局势很不稳定且复杂,建国初期为了稳固政权,所以开展了镇反运动。 因此镇反运动在当时来说是必须要执行的,但由于当时地方基层执法者的素质不高,认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也在这期间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导致一些原国民党官员甚至是原国军抗日爱国将领被错杀。 宋士台就是其中被错杀的原国军抗日爱国将领之一,1953年他被错划为地主恶霸,最终被错误处决。 不过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1985年初秋,经花县法院认真复核审查,认定宋士台案为冤假错案,撤销1953年对宋士台的判决,恢复宋士台抗日爱国将领名誉和荣誉。并且当时花县还为宋士台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冤案平反大会,还邀请了香港《大公报》到现场报道采访。 2000年以后,已经改为花都区的花县将宋士台及其父宋维钊、其祖父宋怀美三代人的墓地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花都区唯一的一门祖孙三代墓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墓地。 2004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73周年纪念日,花都区为宋士台将军铸造了纪念铜像以怀念其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且花都区还邀请了宋士台将军在港澳台三地的后人和旧部前来参加铜像揭幕仪式。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时,中央军委先后两次为宋士台将军的后人颁发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 宋士台将军的后人在得到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后,就将国家颁发的纪念章挂在了宋士台将军铜像上,希望宋士台将军在天之灵能明白,国家和人民从没有忘记他当初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人民做出的贡献。
1953年时,广东省花县(现今广州市花都区)以地主恶霸罪判处抗日爱国名将、原国军
不念过往事
2025-07-16 12:40:34
0
阅读:1164
用户18xxx89
人没有了有用吗?
用户12xxx45
人都死了,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