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国家虽然抽象,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宝莱坞经常能拍出好片子,可见印度人编剧本的功力还是相当强的。而这项能力也被印度运用到了军事当中,自从输掉5·7空战后,印度官方就编造出各种剧本来掩盖事实,前段时间说被巴基斯坦击落的并不是战斗机,而是一种抛射式诱饵。 而在7月11日,印度媒体又声称在5·7空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用技术手段成功截获了歼-10CE和JF-17战斗机、霹雳-15空空导弹以及红旗-9防空导弹的电磁信息。印媒称已经将这些数据整合入电子战数据库当中,提升了识别、干扰、压制中国武器的能力,并且这些数据还将共同分享给“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盟友以及中东客户,以塑造印度“电子战枢纽”的角色。 说白了,印度这操作像极了咱老百姓常说的“打圆场”——输了球就说是“裁判吹黑哨”,考试砸了就说“题目超纲”。5·7空战到底咋回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巴基斯坦空军用更灵活的战术和更适配的装备,让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吃了瘪。可印度偏不认账,先甩锅“诱饵机”,现在又编“截获电磁信息”的故事,本质还是想挽回点面子。 但“截获电磁信息”这事儿,听着玄乎,细想漏洞不少。电子战不是“偷拍”,得靠专业设备和技术积累。歼-10CE、霹雳-15这些都是咱们的主力装备,电磁信号本就有很强的加密和抗干扰设计。印度要是真能轻松截获,那早该在实战中用这些数据“反杀”了,何必等到现在才“官宣”?更别说巴基斯坦的JF-17战机,用的还是咱们的技术支持,电磁特征对咱们来说几乎是“透明”的,印度能截获才是怪事。 再往深了看,印度这波操作其实是“一石三鸟”。其一,给自己找个“台阶”——虽然空战输了,但“电子战赢了”,总算没全盘皆输;其二,给“美日印澳”盟友看——“我能帮你们对付中国”,顺便刷一波“地区安全贡献值”;其三,忽悠中东客户——“买我的装备,我能提供中国武器的情报”,好继续赚军火钱。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电子战枢纽”的角色,怕是演给自家老百姓看的。真要论电子战能力,咱们解放军的装备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抗干扰,印度的“截获数据”就算真有,也顶多是“部分信息”,根本构不成威胁。就像咱老百姓说的“偷了半块砖,就敢说自己盖大楼”,印度这“成果”,更多是给国际舆论场的“表演”。 说到底,印度这编故事的本事,用在电影里是娱乐,在军事上就是“自欺欺人”。空战结果不会因为几篇报道就改写,电子战能力也不会靠“嘴皮子”提升。与其花心思编剧本,不如把钱花在提升装备和训练上——毕竟,战场上可没“剧本”可讲。#印度发展战略# #印度竞争力# #宝莱坞# #宝莱坞大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印度这“截获电磁信息”的操作,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政治表演”?欢迎在评论区唠唠。
印度这个国家虽然抽象,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宝莱坞经常能拍出好片子,可见
国际析局者
2025-07-16 12:08: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