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地下党在被捕前把一份机密文件藏在了家里的厕所里。戚元德奉命去取文件时,发现有特务藏在那儿。她急中生智,靠一个女仆顺利地取走了文件,甚至还把跟踪的特务当成流氓暴打了一顿。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上海滩,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幸被捕前,将一份事关重大的机密文件藏在了自家住宅的卫生间角落。 女地下工作者戚元德临危受命,肩负起取回文件的重担。 组织明确指示,这份文件极其重要,务必确保其安全,甚至要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戚元德深知此行凶险异常。 戚元德在敌占区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敏锐地预感到此次任务难度远超以往。 为了摸清情况,她化装后在目标住宅周边徘徊观察了两天。 眼前的景象证实了她的担忧:屋内有两名特务长时间驻守,如同设下的陷阱,等待着前来接头的同志自投罗网。更麻烦的是,房子的男女主人沉迷通宵麻将,日上三竿都难起床,日常事务全由一位四十多岁的老仆人操持。 目标近在咫尺,特务坐守其中,直接进入无异于飞蛾扑火。如何绕过特务耳目拿到文件? 戚元德苦思冥想,反复推演,终于锁定了一个破局点——那位进进出出的老仆人。 成败的关键,或许就在她身上。 次日清晨,天刚放亮。戚元德换上丫鬟的装扮,挽着菜篮子,在目标住宅附近等候。 不多时,那位老仆人拎着箩筐出门,显然是去采购。 戚元德快步迎上,热情打招呼,提议结伴去不远的振华路菜市场,路上也好闲聊解闷。 老仆人对这位生面孔的“俊俏姑娘”起了疑心,打量着她,询问来历。 戚元德早有准备,流利地道出预先编排好的身份和住址,谎称是主人嫌住房太小,派她四处物色新居,顺便采买食材,对这片街区不熟悉所以来此转转。 这番说辞暂时打消了老仆人的疑虑,两人便一同走向菜场。 途中,一匹受惊的马突然冲来。 戚元德眼疾手快,猛力将身边的老仆拉开,自己则重重摔倒在路边。 这惊险一幕彻底赢得老仆人的感激和信任。在菜市场,当戚元德帮老仆人付了菜钱后,顺势诉起“苦”,说自己找房不力总遭主人责骂,面临被解雇的风险,恳请对方帮忙留意合适的房子。 老仆人心存感激,忙问具体要求。 戚元德故意说出符合被捕同志住宅的特征:小楼、二层、三室一厅一卫。听到这,老仆人顿觉巧合,脱口说出自家老爷就有这样的空房,不过眼下住的人被抓了,屋里还有两个便衣守着,想租也进不去。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戚元德心中暗喜,表面不动声色,悄悄塞给老仆人一些钱,请求她帮忙找机会带自己进去看看房样。 老仆人念着救命之恩和眼前的好处,答应在次日两个便衣外出吃饭的间隙,带她入内。 第二天拂晓,戚元德早早来到约定地点等候。直到两名特务离开,老仆人才匆匆出现招手。 戚元德跟随她进了门,表面装模作样四处看房,脚步最终转向了最重要的卫生间。 一进去,她就佯装肚子不适,央求老仆去找点手纸,同时递出一点钱。 老仆人转身离开的空当,正是戚元德等待的宝贵时机。 卫生间里,她迅速在窗缝处摸索,果然发现了那份塞得异常严实的文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她费了好大劲才把文件抠出来,立即藏入怀中。 刚藏好,老仆拿着纸跑回,急道有个特务突然折返。戚元德道谢后匆忙从后门下楼。 刚下楼,却迎头撞上返回的特务。特务审视着这张突然出现的生面孔,满是狐疑。 戚元德心头一紧,脸上却不露分毫,强作镇定,像普通访客一样,从容不迫地下楼、离开。 她刚走出大楼不远,便察觉到特务紧跟了上来。 为甩掉尾巴,她急步拐向附近一家工厂的方向。 本想进厂区躲避,却瞥见女洗手间门口聚集着一群女工。戚元德立刻有了主意。 她快步走进洗手间,悄声告诉那些女工,外面有个流氓正鬼鬼祟祟地往里偷看。 女工们一听,群情激愤,纷纷冲出查看,果然见到那特务正伸头探脑地向内张望。 几个胆大的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揪住特务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拳脚,把他当作无耻流氓狠狠教训。 混乱之中,戚元德已悄然离开现场,迅速跳上一辆恰好路过的人力车。 车子驶离之际,只听见身后特务发出的阵阵哀嚎。这份沉甸甸的机密文件,终于被她安全地带离了险境。戚元德的行动,是那个烽火年代无数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缩影。 他们在血雨腥风中对信仰的坚守,用生命守护秘密的壮举,至今仍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信息来源: 学习强国平台 中国新闻网 (CNS)
1932年,一地下党在被捕前把一份机密文件藏在了家里的厕所里。戚元德奉命去取文件
史迹趣闻集
2025-07-16 11:57:51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