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名侦察员误入一间破旧牛棚。一名战士刚躺下,突然一阵疼痛,伸手往草堆里一探,碰到的竟是个圆滑冰冷的东西。没想到,三人凭借此物立下奇功。 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最后关头,渡江战役是关键一仗。国民党把长江守得跟铁桶似的,江面船只不是被炸就是被看死,岸边全是岗哨。解放军这边急着找突破口,侦察兵的任务就是探路、摸清敌军底细。那时候条件苦,装备简陋,侦察员得靠脑子和胆子吃饭。齐进虎是领头的,24岁,山东人,打过孟良崮、济南战役,经验老到。小张和小王年轻点,但配合默契,三人一年多没出过岔子。这次任务,他们得潜到江南,搞清楚敌军防线,活着回来报信。 任务进行到一半,情况就糟了。那天晚上,他们刚上岸,枪声一响,船暴露了。大部队跑散了,齐进虎带着小张、小王撤到一片荒地,前面有个破牛棚,墙破得漏风,顶上的草都快掉光了。没办法,只能先钻进去躲躲。屋里一股霉味,地上全是干草和牛粪,小张累得一屁股坐下,结果疼得蹦起来。他伸手往草堆里一掏,摸出个圆乎乎、凉冰冰的东西。借着月光一看,是个旧木盆,直径一米左右,边磨得光滑,底有裂纹但没烂透。开始都觉得这破玩意儿没啥用,可后来证明,它救了命。 这木盆看着寒碜,可在绝境里成了宝贝。江面没船,三人被困敌后,回不去就得完蛋。小王手巧,先想到这东西能浮水,说不定能当船用。齐进虎盯着盆琢磨了半天,拍板试试。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白天躲牛棚,晚上偷偷到江边实验。第一次试,小张爬上去就翻了,呛了一肚子水。摔了好几次,三人慢慢摸出规律:一个坐中间稳住,两个在两边划水,才能不翻。江水急,浪大,木盆晃得吓人,他们手上磨出血泡,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硬是咬牙撑下来。第四天晚上,总算能划几十米,齐进虎说:“成了,走!” 那天晚上,风大得要命,月亮都没影儿。三人把木盆推下水,拼了命往北岸划。江面浪一个接一个,木盆差点散架,小张还差点掉水里。划了一夜,脚泡得发白,总算摸到岸。上岸后没歇着,带着草图就往指挥部跑。那草图上,敌军的炮位、暗哨、机枪点画得清清楚楚。军官一看,乐了,这情报来得太及时。渡江战役打响后,解放军照着这图找准了突破口,一举过江,国民党防线崩得稀里哗啦。三人靠着个破木盆,愣是立了大功。 这事儿后来传开了,那木盆还被送进博物馆,成了渡江战役的见证。齐进虎升了连指导员,小张和小王也在部队干得不错。多年后聊起这事,他们总说运气好,捡了个宝。其实哪是运气,全靠他们不服输的劲儿和脑子灵。那时候打仗,条件差得要命,能把个破木盆用成这样,真不是一般人干得出来的。这故事听着简单,可细想全是硬骨头精神。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决定了新中国的命运。三名侦察员的功劳看着不大,可那份情报直接帮部队撕开了防线。百万雄师过江,靠的不光是大炮,还有这些小人物的拼命。那个木盆,搁平时就是个废物,可在他们手里成了扭转乾坤的工具。这就是战争里的人性光辉,苦中带劲儿,平凡却不普通。历史书上写的是大胜利,可背后全是这种接地气的故事。
1949年4月,被关押的国民党少将范纪曼腹痛难忍,提出去上厕所。谁料半天后,范纪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