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油腻就拉肚子,中医就叫做脾阳虚 临床中不少遇到这样的,吃点油腻的就不行,比如中午吃,饭后马上就要上大号,也就是腹泻,但平时没事 其实哪里平时没事,平时只是好一点而已,只是吃油腻就加重,而不是没事,那为何会这样呢?中医认为还是脾肾阳虚,消化不了引起的,脾主运化水湿,这个运化就是消化,你运化不了,清气不能上升,就会出现腹泻,中医就叫做脾气下陷 所以你用什么?用补中益气汤,用升阳举陷的方法,只要让脾气上升了,这个腹泻就没事了 但有人用了补中益气汤,还是不解决,就是要看是否阳气虚,比如我们以前说,脾阳虚要加干姜,肾阳不足要加附子等 那你如何知道脾阳不足呢?那就要问患者,或者自己有没有这些症状,比如畏寒怕冷,喜温喜按,吃热怕凉,有这些就是脾阳不足,阳气虚了,比如吃凉的就不舒服,会肚子痛,吃热的就没事,这就是阳虚了 很多人不知道喜温喜按是什么?喜温就是喜欢温热,怕寒凉,这就是喜温,喜按:比如你肚子不舒服时候,你用手揉一下,或者用手按紧一下,反而舒服了,这就是喜按,一按更舒服,中医就说是虚症,一按更痛就是实症(积食了) 虚就要补,实就要泄,就是这样来的,虚要补,比如脾胃虚寒者,用理中芄就是补,实要泄, 比如用小承气汤就是泄,比如我们用枳实,厚朴这就是泄,枳实能破气,使气往下走,厚朴能宽肠,促使肠蠕动,这一下一清,一放屁,食物往下走了,里面不积滞了,肚子也就舒服了。 所以你用小承气汤用大黄,不就是泄吗?这样一讲你就明白,中医为什么讲虚实,就是告诉你,不要用错药,明明是虚症,你用了大黄枳实等,那可能泻下后,起床都困难了,这就是中医说的辨证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四大忠告:见汗莫治汗见痰别治痰见湿勿治湿见泻休治泻很多人找中医看病,印象深刻
【12评论】【4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