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年,太原之战,陈章约周德威单挑,晋军都很害怕。周德威笑了笑:陈章有勇无谋,只需要一个回合就能擒拿他,如同探囊取物。 古代名将单挑,除了武力拼搏之外,还要依靠智谋。单纯依靠蛮力,难以取胜,运用谋略才是关键,周德威、陈章就是如此。 884年,上源驿一把大火,让李克用、朱温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唐朝,早已名存实亡,皇帝命令不出宫门,管不了李克用、朱温。 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梁王朱温相互攻杀,唐朝皇帝只能默许。此时,朱温、李克用是争夺天下的对手,双方兵强马壮。 899年,朱温派氏叔琮率10万大军北伐,悍将陈章追随,杀向太原。梁军所向披靡,连战皆捷,杀到了太原郊外,叫板李克用。 梁军围攻太原,晋军退守城池,等待援军。梁军出征前,朱温曾许下诺言:谁能擒拿周德威,立刻授予刺史,成为一方诸侯。 为何是擒拿周德威呢?很简单,周德威骁勇善战,是晋军的顶梁柱,拿下周德威,李克用也就不难对付了。 朱温判断没有错,周德威确实能打仗。李克用死后周德威辅佐李存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朱温建立的“后梁”被灭亡。 周德威能打,众所周知,但梁军也有悍将,此人就是陈章。梁军阵营,陈章悍不畏死,每次作战都冲杀在最前面,这次北伐陈章就是前锋。 陈章非常嚣张,他号称“陈夜叉”。陈章经常乘坐白色战马,身披红色铠甲来到阵前,对着晋军大声叫骂,点名要求单挑,擒拿周德威。 看到陈章如此勇猛,晋军都很害怕他,没人敢迎战。李克用告诉周德威:陈章想捉拿你,换取刺史一职,你要加倍小心才是。 点名找周德威单挑,还扬言阵中擒拿,陈章未免太过嚣张。那么,周德威如何应对呢?李克用不希望周德威受到伤害,建议他躲避。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周德威也是一代猛将,他自然容不得陈章如此鄙视自己。但是,打仗不是单纯靠勇猛,智慧才是关键。 直接打开城门,冲出去与陈章单挑,大战三百回合,周德威不会这么做。很简单,周德威没有胜算,还可能被反杀。 陈章年轻气盛,为人猖狂,而且梁军连日取得胜利,一旦周德威被擒拿,晋军将毫无斗志,太原陷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面对陈章的挑衅,以及李克用的劝说,周德威笑了笑:“陈章有勇无谋,喜欢说大话,他想当刺史,我何尝不想呢!” 周德威告诉李克用,说自己有把握擒拿陈章,但一定要克制,让李克用相信自己,放手给他,不能阻挠他的计策。 阵中单挑,周德威没这么做,他决定智取。周德威告诉士兵:“你们看到身披红色铠甲,乘坐白色战马的悍将,一定要逃跑,佯装溃退,不要跟他硬拼。” 陈章多次叫骂,晋军就是不出来,他逐渐失去了耐心,干脆在太原城外躺平。晋军见状,纷纷要求决战,击杀梁军。 李克用忍了很久,便派人告诉氏叔琮,要求明天进行决战。得知晋军想决战,陈章异常兴奋,认为自己野战无敌,晋军脱离城池,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天,双方在太原城外决战。陈章一如既往的勇猛,身披红色铠甲,乘坐白色战马,手持长槊叫骂,让晋军过来受死。 周德威笑了笑,他知道机会来了。周德威脱下铠甲,身穿小兵衣服,伪装成普通士兵,在队伍了很不起眼,陈章压根不知道他存在。 看到这群晋军,陈章大喜,晋军连一个能打的将领都没有,还有什么可怕?如此,陈章直接展开冲锋,率领梁军骑兵杀了过来。 周德威战前有令,让士兵躲避红色铠甲的将军,故而没人敢上前交战,而是“一触即溃”,直接选择逃走,显得不堪一击。 看到晋军逃走,陈章认为立功的时候到了,他想把这些人一网打尽,然后夺取太原,捉拿李克用与周德威,回去给朱温献礼。 陈章手持长槊,乘势发起追击,连续击杀多位晋军,而晋军却依然止不住溃败的迹象。陈章由此轻敌大意,继续深入追击,杀入晋军阵中。 轻敌,往往要付出惨痛代价,陈章就是如此。陈章没机会在阵中来回驰骋,左冲右突,而是直接被周德威偷袭,成了俘虏。 周德威打扮成小兵,陈章压根不知道,也就没有任何防备。陈章穿入晋军阵中,从周德威面前杀了过去,却不料周德威从背后杀来。 周德威手持几十斤重铁槌,朝着陈章背后猛烈一击。陈章疼痛难忍,又猝不及防,直接坠落马下,受了重伤无法动弹,周德威将其擒拿。 史载:“章果奋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陈章被俘虏,梁军士气低迷,而晋军却乘势反杀过来。晋军骑兵本就强悍,而梁军阵容不整,很快就是一边倒的屠戮,梁军阵亡五千余人。 太原之战,梁军起初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围攻太原。可惜,悍将陈章轻敌冒进,瞧不起周德威,被晋军算计了。 周德威、陈章都是一代猛将,直接单挑胜负未可知。陈章还是太年轻,他瞧不起周德威,认为自己天下无敌,殊不知周德威谋略过人。 陈章兵败,被铁槌击中,沦为俘虏,说明一个问题。两军阵前,智慧比勇猛更重要,匹夫之勇不可取。
基辛格直言:千万别相信这3个国家,他们都是白眼狼,不信看看。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公开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