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新婚的妻子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

瑶星隐雾岚 2025-07-16 04:17:05

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新婚的妻子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会尊重你,我也会尊重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杨得志出生在1911年的湖南醴陵,家境贫寒得令人心酸,他的家是借来的茅草屋,兄弟姐妹多却活下来的不多,他几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母亲早逝,生活的重担很早就压在他肩上,十四岁那年,他跟着哥哥远赴江西安源煤矿做苦力,挑煤挖矿,风里来雨里去,后来又转去修路,生活依旧艰辛,这段艰苦的童年,为他日后不畏艰难的性格埋下了种子。 1928年,年仅17岁的杨得志,跟着工友投身革命队伍,加入了工农革命军,从此踏上了为国家奔赴前线的道路,他加入的是第七师,不久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从最基层的通讯员干起,一步步成长为红军中的骨干,长征期间,他担任红一军团的团长,指挥部队在乌江、娄山关、大渡河等关隘奋勇作战,战功显赫,他带队强渡大渡河,组织突击队翻越雪山草地,这些战役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节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之后,他被调往冀鲁豫一带,负责打击敌人“扫荡”,组织游击战,巩固根据地,他的策略灵活,作风果敢,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屡屡取胜,1944年,他被调回延安,抗战胜利后,又投身到解放战争的前线,他指挥部队打下石家庄,参与清风店战役,后来又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杨得志的名字,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战争史。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重要军事职务,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担任副司令员,后升任司令员,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指挥若定,稳定了前线局势,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之后还历任济南、武汉、昆明三大军区的司令员,1980年起担任总参谋长,直到1987年退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总参谋长。 杨得志的战功赫赫,但他的情感生活同样值得一提,1940年,他在冀鲁豫根据地与申戈军结为夫妻,申戈军是河北人,受过教育,性格坚毅,曾在妇救会工作,是一位典型的革命女性,他们的婚礼极为简朴,办完仪式后只吃了几个煮鸡蛋,在之后的岁月里,申戈军始终陪伴在杨得志身边,无论是在抗战前线,还是在朝鲜战场,她都没有离开丈夫的身边,她曾在坑道医院照顾伤员,也随军奔波,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他们育有六个孩子,感情深厚,几十年相濡以沫。 然而,这段长久的伴侣情最终还是以别离告终,1989年,申戈军因病去世,杨得志受到极大打击,他本就年事已高,失去了相伴多年的爱人,精神状态一度低迷,虽然子女都很孝顺,但各自有家庭,无法长期陪伴他,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家中充满了寂静与落寞。 看到他这个状态,老战友们都很着急,他们认为,杨得志的晚年不能这么孤独,便开始设法为他寻找伴侣,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提起了石莉,她曾是志愿军文工团的成员,1951年曾到朝鲜前线慰问部队,给战士们表演《红绸舞》,那时的她,不过十几岁,却在前线给杨得志留下过深刻印象,她还曾在寒风中为司令员缝补军装,这一幕多年后仍让杨得志记忆犹新。 1990年初,杨得志与石莉再次见面,彼此都有些感慨,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年轻的战士与演员,而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共同的经历与相似的背景,让他们迅速拉近了距离,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海誓山盟,只有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理解,那一年春天,他们在济南低调地举行了婚礼,只有亲人和老战友参加,婚礼不铺张,气氛温馨,杨得志穿着旧军装,石莉穿着素净的旗袍,简单却真诚。 结婚后,石莉用心照料杨得志的生活,她每天为他准备中药,研究适合他口味的湖南菜,日常生活虽然平淡,却让这个曾经历尽风霜的老人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杨得志也十分尊重石莉,把她当作真正的伴侣,他的子女们也接受了这位继母,并给予她应有的尊重。 在石莉的陪伴下,杨得志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他不再整日沉浸于悲伤,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节奏,他们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虽然不长,却是杨得志生命中最安稳、最平和的时光,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他走得安详,身边有亲人、有爱人陪伴。 信息来源:神木县新闻网——石莉:开国上将杨得志健在的妻子

0 阅读:1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