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9年我国女翻译刘禄曾前往美国进行访问无意间她发现一个美国男人一直盯

彩虹糖豆乐园梦 2025-07-15 22:55:42

[太阳]1979年我国女翻译刘禄曾前往美国进行访问无意间她发现一个美国男人一直盯着自己看。几分钟后这个美国男人竟然情绪激动的直接冲到了她的面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参考资料:2020-10-21 交汇网——寻访抗美援朝老兵|刘禄曾:当年审讯过的美军俘虏,在美国认出了她) 1979年,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一场寻常聚会上,一个高个子美国男人穿过人群,径直走向一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 他叫詹姆斯·伯特纳,是个餐馆老板,在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情绪激动,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故人。 这位中国学者叫刘禄曾,两人上次见面,是28年前的朝鲜战场,一个是中国女军人,一个是美国战俘,隔着近三十年的和平岁月,这位美国人怎么就一眼认出了她? 故事要从1950年讲起,刘禄曾刚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一口流利的英语,本可以在母校安稳工作。 可时局变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在前线抓到的“联合国军”俘虏,语言不通成了大问题,缴获的文件也跟天书一样,急需懂外语的人才。 尽管家里母亲刚过世,弟妹尚幼,但刘禄曾觉得自己“没什么牵挂”,便毅然参了军,踏上了去朝鲜的火车。 到了前线,刘禄曾和另外九名翻译被分到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工部,她第一次见到成批的美军战俘,印象很深:一群高大的美国兵,裹着毛毯,没了在电影里的威风,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审讯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刘禄曾不仅要快速学习美军的编制、术语,还得在敌机盘旋扫射的露天环境下工作,那些俘虏吓得四处乱窜,场面一片混乱。 审讯室里更是形形色色:有傲气十足的飞行员,有在美军内部受尽种族歧视的黑人士兵,甚至还有些是为了减刑才从美国监狱里出来卖命的罪犯。 这支“联合国军”的成分,看来也挺复杂,起初,不少人对抗情绪很重,但志愿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却慢慢瓦解了他们的敌意。 伯特纳之所以对刘禄曾记忆犹新,正是因为她把这项政策落实得格外到位,有一次,伯特纳发烧,刘禄曾看出他不是装病,马上找来军医给他看病喂药,晚上转移俘虏时,还特地安排他坐车。 另一次,一个爱开玩笑的志愿军小战士去刮伯特纳的大鼻子,刘禄曾立刻板起脸制止:“刮鼻子也是不尊重人,不符合我军政策”,正是这些小事,让伯特纳在冰冷的战场上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 刘禄曾的故事,远不止是一段战场奇遇,它说明,即使在最残酷的战争里,人性的光辉也未必会被炮火熄灭,语言可以是指挥战斗的利刃,也可以是传递善意、呼唤和平的桥梁。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彩虹糖豆乐园梦

彩虹糖豆乐园梦

彩虹糖豆乐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