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8岁女孩被人贩子以2700元卖给了放羊的人,新婚夜,女孩害怕的蜷缩在角落,冷汗直冒,不料,新郎竟说:“给我200元,你就可以离开了,”女孩震惊抬起头看着他![666]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7月,18岁的河南女孩郜艳敏在石家庄火车站遇到了两个陌生女人。她们自称是服装厂招工的,承诺月薪800元包食宿。 三天后,她被带到了河北曲阳县下岸村,这个太行山深处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县城要步行4个小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郜艳敏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那个花2700元买下她的男人叫刘老汉,34岁,靠放羊为生。按当地习俗,男人应该在20岁前成家,但贫困让他成了光棍。人贩子当着郜艳敏的面数钱,那是刘老汉攒了半辈子的积蓄。 当晚,土坯房里点着红烛。郜艳敏蜷缩在炕角,浑身发抖。她以为等待自己的是噩梦,没想到刘老汉突然掏出200元:“拿着钱,你走吧。我不能做这种事。” 这个只读过三年小学的山里汉子说:“买你的时候他们说你是自愿的,我不能作孽。” 郜艳敏没有立即离开,她发现这个村子里的孩子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邻村上学,很多孩子干脆就不去了。 1995年春天,郜艳敏借用村委会的房间办起了识字班。第一天只来了5个学生,用的是羊圈里的旧门板当黑板。孩子们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地跟她学写字。 村民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这个外来女人,有人说她是装好人,有人说她迟早会跑掉。但郜艳敏坚持了下来,她每天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教他们唱歌。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孩子来上学。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变化,开始支持这个小教学点。有人送来桌椅,有人帮忙修缮房子。 那个曾经要放她走的刘老汉,成了她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每天接送孩子们上学,还帮着维修教室。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人,在这个偏远山村里找到了共同的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羊圈教室”发展成了正式的教学点。到2000年,下岸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许多孩子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学。 2015年,郜艳敏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颁奖典礼上,她说:“当时就想着能救一个是一个,没想到一救就是20年。” 如今的下岸村已经通了公路,当年的羊圈教室也变成了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现代化教室。刘老汉骑着摩托车接送留守儿童,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贫困和观念落后,冀晋交界的山区确实存在买卖妇女的现象,仅下岸村就有7名被拐女性。 郜艳敏的选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村子的命运。她本可以拿着200元离开,重新开始生活。但她选择留下,用20年时间证明了什么叫做“以德报怨”。 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是选择自保还是选择帮助他人?郜艳敏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她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而是用善良和坚持点亮了深山里的希望。 女子被拐后称当地教师为贫困生忍受屈辱留下来2006年05月22日15:40来源:燕赵都市 郜艳敏在《中国妇女报》(1995年)
1994年,18岁女孩被人贩子以2700元卖给了放羊的人,新婚夜,女孩害怕的蜷缩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15 22:27: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