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6日,沈阳部队空军副司令员常仲连之子常向,在组织战术训练时负重伤,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15 16:36:11

1980年6月6日,沈阳部队空军副司令员常仲连之子常向,在组织战术训练时负重伤,于6月9日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7岁。 1980年6月6日,对很多人来说只是日历上普通的一页,但对沈阳部队空军副司令员常仲连一家来说,却成了永生难忘的噩耗。那天,他的儿子常向在组织战术训练时突发意外,身受重伤。27岁的年纪,正是人生最朝气蓬勃的时候,可命运却毫不留情。医院里三天三夜的抢救,医生拼尽全力,却还是没能留住这条年轻的生命。 作为沈阳部队空军副司令员的儿子,常向从小就耳濡目染军人的责任与担当。27岁,他已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投身军事训练,干劲十足。可谁也没想到,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战术训练,竟然成了他生命的终点。意外来得太突然,让人措手不及,也让人忍不住想问: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常向的牺牲,说到底是军人生涯里常有的风险。那个年代,部队训练条件有限,装备也没现在先进,安全保障更没法跟今天比。战术训练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事。 常向走了,对常仲连夫妇来说,天塌了。作为空军副司令员,常仲连见过太多生死,可轮到自己儿子头上,谁能真的淡定?他和妻子不是那种会大哭大闹的人,但那种压在心底的痛,外人根本没法懂。常向是他们的骄傲,27岁,正是该成家立业的时候,却突然没了,连个告别都没来得及。那个年代的军人家属,跟着部队东奔西跑,吃的苦不少,可谁也没想到,连孩子都得搭进去。这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军人家属默默承受的缩影。 那个年代,国家还不算太平,军人得时刻准备着。常向在训练中牺牲,说白了就是在为保家卫国出力。他没上过战场,没打过仗,但他的付出一样是种奉献。27岁,人生才刚开始,他就用命换来了别人安安稳稳的日子。 再说回常仲连夫妇。他们不是普通人,是军人家庭,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儿子没了,他们没倒下。常仲连继续在部队干,妻子也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把悲痛咽下去,用行动告诉大家:军人家庭得扛得住。这种坚韧,不是装出来的,是那个年代锻炼出来的。 再说说军人家属。常仲连是副司令员,听着挺风光,可背后的苦谁知道?部队调动多,家属跟着跑,孩子教育都成问题。常向能走到27岁,能在部队干出点样子,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可到头来,他们却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滋味,太酸楚了。军人家属不只是后勤保障,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牺牲着,默默撑起一个个小家。几十年过去了,常向的故事早就被时间埋得差不多了。可翻出来看,还是能让人心里一震。

0 阅读:59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