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四川挖出带铁链遗骸,脚踝钉四颗铆钉,竟是失踪40年的红军师长

文史讲解 2025-07-15 16:27:57

1982年春耕时节,四川农民杨先富在老泡桐树下锄地时,锄尖撞上硬物。扒开泥土后,一段锈迹斑斑的铁环显露出来,随着泥土层层剥离,一副带着铆钉的沉重脚镣和完整遗骸让他惊坐在地。消息传开后,公安、文物和民政部门迅速赶到,揭开了一段尘封40多年的革命往事。

遗骸主人是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1903年生于湖南衡山贫农家庭的他,少年做过木匠短工,1926年投身工农运动,1930年入党后从赤卫队长一路成长为军事指挥员。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后,他与政委段苏权奉命组建黔东独立师,以千余人兵力牵制数十倍国民党军,为红军主力转移争取时间。

那个冬天,独立师在四川秀山大板场陷入重围。激战中政委重伤,弹尽粮绝的王光泽端起刺刀率部白刃战,突围无望时含泪下令分散突围。他因湖南乡音暴露身份被俘,面对川军旅长田冠伍的高官诱降,始终痛斥反动派,高呼“共产党万岁”。

敌人恼羞成怒,给这位31岁的红军师长戴上七八斤重的脚镣,还用烧红的铁钉穿透他的脚踝骨。1934年冬,王光泽在酉阳龙潭镇邬家坡被秘密枪杀,遗体与脚镣一同埋在泡桐树下。

出土的遗骸与脚镣特征,结合历史档案指向失踪的王光泽。当幸存的段苏权见到这副脚镣时,这位老兵老泪纵横当场确认。1983年,酉阳县为他举行隆重迁葬仪式。

泡桐树年年花开,那副穿透踝骨的脚镣,见证着革命先烈的坚贞不屈。40年埋骨荒野,铁链锁不住信仰的光芒,这段苦难与荣光已化作民族记忆,提醒着后人和平的代价与信仰的力量。

0 阅读:230
文史讲解

文史讲解

欢迎关注!说点你不知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