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被百姓活剐的民族英雄,崇祯自毁长城的惊天惨案 1630年北京菜市口,百姓

五代十国志 2025-07-15 16:23:45

袁崇焕:被百姓活剐的民族英雄,崇祯自毁长城的惊天惨案 1630年北京菜市口,百姓举着铜钱抢买袁崇焕的肉,他们边吃边骂"汉奸",却不知皇太极在城头冷笑。 当年袁崇焕被判凌迟时,北京城挤满看热闹的人。《明季北略》写了个骇人的细节:"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就争着花钱买,当场生吃"。更讽刺的是,四年前他刚在宁远用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被称作"大明长城"。 这个保家卫国的功臣,怎么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叛徒? 一、错杀一人,毁了整条防线 袁崇焕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就砍了自己人毛文龙的脑袋。 1629年夏天,袁督师在东江双岛列出十二条大罪斩了毛文龙。他以为处置的是个腐败军官,却不知道捅了大篓子。 三个月后,清军突然绕道蒙古杀到北京城下。当地县志记录:"清兵过处,十家九户死绝"。毛文龙旧部孔有德带着上百艘战船投敌,把明朝水师家底送给了清军。 网友@明粉说真相当场真相了:"袁崇焕这刀下去,等于给清兵开了直通京城的绿灯!" 二、一封假信害死忠良 真正的催命符是皇太极的离间计。 清军围城时,崇祯收到"密报"说袁崇焕串通敌人。其实那封信是清军找人模仿袁崇焕笔迹写的。可当百姓看见城外烧杀抢掠,听到满城都在传"袁督师是内奸",没人愿意细究真相。 更扎心的是:当时城门紧闭不许百姓避难,绝望的难民把怒火全撒在袁崇焕头上。明史学家樊树志指出:"清兵故意穿着明军衣服作战,连守城官兵都分不清敌我"。 网友@读史明智叹息:"百姓争着吃他的肉,真正的敌人就在城门外磨刀" 三、皇帝甩锅要人命 袁崇焕下狱半年,崇祯始终在纠结。不是纠结怎么打仗,而是纠结让谁背锅。 当时国库穷得叮当响,欠官兵的军饷能堆成山。袁崇焕夸口"五年平辽"成了笑柄,京城又差点被攻破。崇祯最终选了最简单的方案:把责任都推给袁崇焕。 历史博主深宫旧档解密:"崇祯批捕诏书写得明明白白,要借袁督师人头'谢天下'" 四、血的教训戳心窝 2. 怒火烧死人:有人拍到袁崇焕行刑现场说:"百姓像疯抢打折猪肉"。当代学者葛兆光说得透彻:"集体愤怒最容易迷失方向" 3. 权力要担责:崇祯杀了袁崇焕,结果十年后自己也吊死煤山。网友锐评:"遇到问题就甩锅的领导,最终会掉进自己挖的坑" 佘家冒着杀头风险把袁崇焕的骨头埋在北京,守了整整17代人。守墓人佘幼芝生前常说:"老百姓被人当枪使了呀!" 读史小提醒: - 别信满天飞的小道消息 - 别做无脑跟风的键盘侠 - 当权者必须担起责任 历史的镜子照到现在——当全网骂某个人时,别急着加入队伍。三百年前争着买人肉的铜钱声,和现在网暴的键盘声,难道不是同一种声音的延续? #大明# #崇祯# #袁崇焕# #为什么老百姓恨袁崇焕#

0 阅读:0
五代十国志

五代十国志

乱世中的生存智慧。